畢爾德(Carl Bildt)
●瑞典前總理
●瑞典前外交部長
在二戰之後,全球企圖以外交努力建立一個新的國際秩序,以免世界再次陷入戰爭、混亂和無政府狀態。當中建立國際法庭以起訴戰爭罪、改善國際法律秩序,就是這項計畫的重要一環。在紐倫堡和東京舉行的聽證會確認了侵略是「最高層級的國際罪行」,許多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領袖也因此被判處死刑。
針對這一點,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的判決非常明確,「發動侵略戰爭不僅是國際罪行,還是最高層級的國際罪行,跟其他戰爭罪的不同,在於這本身就是整體邪惡的累積。」自此以後,國家領土完整就成為國際秩序的基石。若以暴力侵略行為挑戰這個核心原則,就是犯下最高層級的國際罪行,將使整個世界面臨陷入失序、混亂和戰爭的危險。
這正是今年3月2日通過的聯合國大會決議文所譴責俄羅斯犯下的罪行。該決議將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視為侵略行徑,要求俄羅斯「立即、完全、無條件地從國際公認邊界之內的烏克蘭領土撤出所有軍隊。」
沒錯,俄羅斯並非第一個犯下侵略罪行的國家,甚至也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美國出軍干預北半球其他國家;冷戰期間,蘇聯入侵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中國在1979年派兵進入越南。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卻截然不同,因為其目的明確,是要征服、瓦解並最終消滅主權民族國家烏克蘭。俄羅斯總統普丁曾經公開而明確地如此表態。
因此,俄烏戰爭在現代歷史上很不尋常。可以與之相比擬的是希特勒在1939年發動侵略戰爭,藉以消滅波蘭(他與史達林達成協議,要瓜分波蘭)。另一個例子是海珊在1990年試圖消滅科威特,併入伊拉克。除了上述兩例之外,我想不出近代歷史上有其他類似例子。
無論如何,既然世界沒有接受希特勒消滅波蘭或海珊消滅科威特的企圖,也不應承認現代任何以武力改變邊界的其他企圖。侵略仍然是最高層級的國際罪行。在正式承認2014年其於烏克蘭頓巴斯地區扶持成立的頓內次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DPR和LPR),俄羅斯顯然打算蠶食鯨吞這些烏克蘭被佔領地區,進一步肢解這個獨立的聯合國成員國。
但目前除了俄羅斯之外,唯二承認頓巴斯兩小國的只有北韓和敘利亞。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下去,因為各國即使跟俄羅斯走得再近,也無意跟進。哈薩克已經明確表示不承認DPR和LPR為獨立國家。甚至連俯首聽令於俄羅斯的鄰國白俄羅斯政權,對此也止步不前。
中國如何回應顯得特別重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普丁的友誼「無上限」,是否意味著中國將放棄將「維護領土完整」視為核心原則?若是如此,這將大幅削弱中國強硬要求世界其他國家繼續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訴求。
迄今為止,中國一直避免談論俄羅斯侵略或烏克蘭領土完整議題。但有鑑中國長期以來一直認為「領土完整」議題神聖不可侵犯,因而不能坐視不管。古羅馬法律格言認為「沉默即同意」(qui tacet consentire videtur),在中國發聲之前,國際社會完全有權假設中國默認俄羅斯的侵略,並要求中國更清楚地說明在這個關鍵問題上的立場。
最後,在3月2日聯合國決議中(因認為與自身無關而)投下棄權票的非洲國家,應該重新考慮他們的立場。無論對於西方有什麼不滿,領土完整原則或國際反侵略規範受到侵蝕,對他們並無益處。
今日的國界,並非任何科學過程或上天干預的結果。在歐洲和世界許多其他地方,邊界都是歷經數個世紀的戰爭與衝突,以血腥畫下的界線。例如,瑞典和丹麥歷經了數個世紀的邊界爭奪戰爭,才勉強解決問題。在東歐,邊界戰爭在上個世紀造成數百萬受害者。
有鑑於這段血腥歷史,我們有充分理由繼續將侵略視為最高層級的國際罪行,將領土完整視為國際秩序的基石。二戰世代在紐倫堡和東京確立這些原則是正確的做法。我們應該非常小心,不要誤入歧途,因為歧途的終點沒有建樹,只有廢墟。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Necessity of Territorial Integrit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