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戰略視角:G7是主宰世界經濟的西方國家 G20則比較多樣化

沈聯濤 (Andrew Sheng) & 肖耿 (Xiao Geng)    2022年08月09日 07:00:00

沈聯濤 (Andrew Sheng)

●香港大學亞洲國際經濟研究院傑出研究員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可持續金融顧問委員會成員




 




肖耿 (Xiao Geng)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實踐教授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




 



去年10月在羅馬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袖高峰會,在主席國義大利時任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主持下,宣布一項滿載著承諾的宣言,矢言要「致力解決今天最迫切的全球挑戰」並「同心協力改善從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復甦,促成世界各地「持之久遠和兼容並蓄的成長」。這一年情況改變多麼大!



 



2021年羅馬峰會宣言明白承諾,將「特別重視弱勢者的需求」。提到全球公益,這份內含61段的文件幾乎面面俱到,從糧食安全到循環經濟,從環境到國際金融架構,都涵蓋其中。



 



這使得2022年國際事件的發展更令人失望。上個月G20財政部長與央行總裁在峇里島舉行會議,籠罩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陰影之下,連會後公報都未發表。按現況看來,也沒什麼理由認為11月峇里島G20領袖峰會將有所改善。



 



就全球危機而論,俄烏戰爭只是個開端。在美國,通膨狂飆,6月年增率衝上40年來最高的9.1%,已逼得聯準會(Fed)提高利率力道愈來愈猛,衰退疑慮與日俱增。11月的期中選舉,就在G20峰會前一周登場,使美國外溢的不確定性複雜化。



 



在歐洲,在價格飆漲和供應鏈亂象橫生之際,各國奮力掙脫長年倚賴俄羅斯能源的羈絆。同時,歐陸遭遇破紀錄的高溫、森林大火和乾旱,淺嚐到世界若不儘速採取行動因應氣候變遷可能產生的後果。還有許許多多政治干擾必須處理,德拉吉最近辭去義大利總理,即為一例。



 



新興市場經濟體則面對通膨走高、糧食短缺升高、債務壓力日增的挑戰,斯里蘭卡經濟崩潰已帶來震撼教訓。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師指出,對外收支帳和財政承受的壓力加劇,正驅使愈來愈多國家求助於國際貨幣基金(IMF),或至少有此打算。



 



在這些互相牽連且影響無遠弗屆的危機發生之時,世人可能以為全球必將團結合作。但目前看來各退一步顧全大局的意願似乎很低,從G20層面觀察尤然。



 



這跟G7內部的情況迥然不同。G7已成立47年,走過的歲月是22歲G20的兩倍多。(值得注意,G7有大半時間是G8,但俄羅斯2014年被踢出)



 



這凸顯出歷史較悠久、規模較小型的G7有個特質:組成成員主要是1945年來主宰世界經濟的西方民主國家。2020年,G7合計占全球逾50%的淨財富和約50%的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儘管只占世界人口的10%。



 



不成比例的經濟勢力和大致相同的政治意識型態,對G7的行為提供充分的註解。令G7國家引以為傲的民主制度,讓他們的領導人受制於快速移動的選舉周期,也因此助長短線的政策思維。而且,幾乎所有的G7國家都是準備貨幣發行者,這個事實讓他們得以將這種短線主義付諸實行,例如推行大規模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QE)這類政策。



 



共同點多和排斥異議者,難怪G7比G20更容易達成共識。G20成立於1990年代末期亞洲金融風暴後,為的是納入大型開發中經濟體。成員包含19國與歐洲聯盟的G20,占世界GDP的比重超過80%,以及將近三分之二的全球人口。



 



G20國家則遠比G7多樣化,文化上和政治上皆然。G20成員有民主國家(儘管許多有重大缺陷),也有專制國家。人口也年輕多了。這些因素有助於解釋,為什麼許多 G20國家採行比較長遠的政策視野。同時,全球危機緊張情勢升高,令人日益質疑G7國家長久鼓吹的新自由主義派正統經濟作風。



 



今年的G20主席國就象徵這種更多元的經濟體組織。印尼明白,策略性的耐心對建立共識至關重要,畢竟成員國各有各的觀點,發展階段也各不相同。印尼也是東南亞國協(ASEAN)的成員,而東協是個極為多元的集團,強調 musyawarah (協商)和 muafakat (共識)。



 



東協的做法固然也可能令人備感挫折,但卻對促成妥協,以及繼之而來的進展,卻非常重要。東協正朝2030年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的目標邁進,屆時東協整體經濟規模將超越德國、日本。



 



今年的G20峰若要獲致任何進展,成員國 – –特別是G7國家 – –必須擁抱「協商」和「共識」。大多數開發中和新興的市場經濟體,都把和平和穩定視為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他們擔心,G7滿腦子想的盡是要擊敗俄羅斯和圍堵中國,將會妨礙這種過程,進而阻撓疫後復甦並破壞氣候行動。他們的憂慮合情合理。



 



從人口結構觀點來看,G20是比G7更有正當性的集團,更能代表這個多元、複雜的世界。G7因此務必加強傾聽非G7夥伴的心聲,並與其攜手合作。這意味著,思索他們的行動所導致的溢出效應,以因應俄烏戰爭引發的糧食與能源危機。這也意味著,設法找到與中、俄等「戰略性對手」合作的途徑,不論有多困難。



 



這群 「其他」國家不能強迫西方的行動顧全他們的利益,但西方也不能在漠視「其他」國家利益的情況下,維持經濟和道德領導地位。今年在峇里島舉行的G20領袖峰會,給予西方一個重大機會,決定將迎向什麼樣的未來。



 



(翻譯:余雅薇,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G20 in an Age of War ,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1) 【炒房幫兇大追擊專題1】永慶房屋爆業界不能說的秘密



 



(2) 【炒房幫兇大追擊專題2】永慶房屋示警 買賣屋最難防黑心仲介「低買高賣」兩面賺差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