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薩杜拉 (M. Niaz Asadullah)
●馬來西亞莫納什大學發展經濟學教授
●全球勞工組織東南亞群組負責人
確保人人享有包容、公平、高品質教育,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 的重要主軸。30年前,女學生比男學生少,即使她們有幸可以上學,絕大多數都會中輟。在許多開發中國家,社會規範加上貧困導致女性的教育和社會機會受限。然而,過去 25 年來,女性接受小、中學教育的情況顯著改善,教育方面的男女差距也明顯縮小。
雖然在象牙海岸、幾內亞和多哥等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女生仍然被拒於學校大門之外,但在亞洲開發中國家,男女入學差距已經縮小,甚至是逆轉(男生落後於女生),這通常是政府與宗教等其他私立學校合作的關係。
舉例來說,在2000-2015 年(SDG前身的)「千禧年發展目標」活動期間,印尼和孟加拉的教育選擇因為伊斯蘭宗教學校而大增,也因此縮小性別差距。在以穆斯林為主的社區,宗教和教育規範經常彼此衝突,想送女兒上學的父母面臨當地宗教當局的反對。但伊斯蘭學校化解這些差異,在不違反社區規範的情況下,提供未婚女性受教育的機會。在偏遠村莊中,這些學校通常是唯一學校,因為沒有公立學校,而營利性的私校也不會去。
孟加拉和印尼當局與宗教學校合作,透過男女合校,縮減小學教育的性別差距,也為同地區的其他國家提供寶貴經驗,特別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這兩國採取單一性別教育形式,強化性別隔離,犧牲女生的權益。
但宗教學校也可能帶來新的挑戰,並且造成權衡取捨的難題。某些宗教學校所提供的教育內容,足以抵消其提供教育機會的好處。因為教科書、課程和課堂環境並不總具有性別包容性,因此這種教育最終可能會強化傳統的性別角色。
例如,我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進行的研究發現,馬來西亞國立宗教學校的女學生和教師有系統地表達出偏好更為傳統、性別不平等的規範。這些機構所提供的教育,對於社會整體的影響也引發疑慮。一個解決方案是在教職員方面追求更大的性別平等,因為願意招聘女教師的宗教學校,通常也較少灌輸性別不平等的態度和做法。然而問題當然落在最有可能強化父權規範的保守宗教學校,也是最有可能避開女教師的學校。
鑑於宗教學校的影響好壞參半,教科文組織利用「全球教育監測報告」20 週年機會,考慮在SDG 2030年目標日期之前,宗教學校應該在實現性別平等上扮演什麼角色。
政府有工具可以把宗教學校教育對性別平等的潛在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例如確保所有宗教學校都需要註冊,且遵循與公立學校相同的課程、性別偏見訓練流程。但這些說來容易、做來難,主要取決於政府機構是否有能力執行這些標準,並且協調彼此衝突的利益集團。
此外,宗教學校存在於廣泛的制度和政治背景下。不光在印尼這樣的民主國家,在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等威權國家也都有大量宗教學校。即使在一國之內,宗教學校的組織、資金和監管方式也存在巨大差異。其中許多仍然不受國家控制,不會自行聘請更多女教師,或採用性別平等的課程。
讓情況更為複雜的是,國家管理和規範教育系統的能力,往往與宗教學校數量成反比。由於馬來西亞政界長期提倡提高教育公共支出,因此非國立伊斯蘭學校並未大量出現。相較之下,在孟加拉,教育方面的公共支出低,導致非國立的宗教學校成長不受控制,這些學校的領袖現在對國家當局有龐大議價能力。
政策制定者、教育倡導份子和其他擔心女性受教權的人士,必須把眼光放遠,不只侷限在於能接受教育就好。雖然宗教學校可以增進女生就學比例,但她們的實質教育體驗也很重要。若要處理這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可能需要推動一些不受歡迎的改革。鑑於宗教學校業界的複雜性,與宗教領袖進行基層對話的合作方法至關重要。
為此,西非獅子山共和國教育部長森格(David Moinina Sengeh)倡導激進包容理念,也就是讓宗教領袖和其他相關方積極參與,以支持弱勢學生的權利。 但是,歸根結底說來,如果可以取得政治共識,支持擴大公立學校投資,宗教學校的改革也會容易得多。 普及、包容、高品質的教育,沒有捷徑可循。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Gender-Equal Education Is About More Than Acces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1) 【炒房幫兇大追擊專題1】永慶房屋爆業界不能說的秘密
(2) 【炒房幫兇大追擊專題2】永慶房屋示警 買賣屋最難防黑心仲介「低買高賣」兩面賺差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