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格夫(Kenneth Rogoff)
●國際貨幣基金前首席經濟學家
●哈佛大學經濟學和公共政策教授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讓習近平主席史無前例地獲得第三個總書記任期,同時還進行領導層的調整,用習近平的忠臣取代市場導向的技術官僚,這讓外界對中國為其搖搖欲墜的經濟所制定的計畫產生疑問。畢竟,過度的國家控制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個屢試不爽的「秘訣」,而這個陷阱正是中國領導人長期以來一直誓言要避免的。
中國常用的刺激政策是國家引導的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但其速度驚人的回報已開始遞減,而經濟增長放緩意味著住房和辦公室價格也要往下降。這在較小、較窮和不發達的城市尤其如此,其GDP合計占中國的60%以上。過去兩年來,所謂的三線、四線城市的房價已經下降約15%-20%。某種形式的金融僵局很可能接踵而至,但即使它看起來不太像西方式的銀行危機,其相關貸款減少仍會抑制成長。
房地產在中國經濟的占比極大,持續放緩可能導致長達數年的停滯,類似日本1990年以來的失落的幾十年。算上直接和間接需求,房地產約占生產的23%,占最終需求的26%。
幾年前,中國房價大幅上漲有收入超速增長的支撐,而增值預期使房價更上層樓。如果收入增長停滯不前,中國的住宅和商業地產價格可能會像紙牌屋一樣崩潰,拖垮一直在瘋狂放款給該行業的銀行和地方政府。
許多人——尤其是媒體——似乎認為,中國最近的房地產崩潰,包括房地產開發商恒大的驚人違約,可以歸結為政府打擊過度信貸。但更準確的說法是,政府政策支撐了房價——例如通過限制公民投資其他資產的能力。房地產價格下降只是因為幾十年的過度建設導致許多地區供過於求。
中國的經濟增長多年來一直在放緩,但最近下降的速度加快。鑒於中國面臨的外部和內部阻力,國際貨幣基金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將成長3.2%,2023年將成長4.4%,似乎很樂觀。政府戰略——支持國家發起的投資項目,同時打擊科技公司和教育企業家——看起來更像是一種控制工具,而不是一種能夠使中國更接近高收入經濟體的明智戰略。
此外,事實證明,中國的增長戰略不太有效,這意味著它需要更大的投資量來實現相同的人均GDP增長率。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的報酬率下降,是導致中國生產力崩潰的主因之一,尤其是在2014年以後。
中國目前的問題讓人想起蘇聯在鋼鐵廠和鐵路上的投資報酬遞減,以及日本在1980年代末期和1990年代建造的「無名橋」。經過幾十年的高速房地產建設,吸收世界各地的原物料,中國的住房和商業房地產存量已經和德國、法國等富裕國家類似。
唉,中國指望收入上漲來合理化房價飛漲和持續推動新建設的日子已經過去了。誠然,由於政府對法律制度的嚴格控制,中國可以避免西方國家違約經常引發的一些長期問題(這些問題可能需要多年才能解決)。政府控制著關鍵資訊,把房屋和公寓空置率的資料(這些資料可以說明過度建設的程度)視為國家機密。但問題的規模之大,即使是中國政府也無法掩蓋其影響,儘管它一定會嘗試遮掩。
中國和全球經濟正處於一個轉捩點。政治緊張加劇以及去全球化可能減緩生產力,提高全球長期通膨,長期實際利率等前瞻性指標已經飆升,而美元狂漲繼續暴露了金融的脆弱性。鑒於歐洲正在走向深度衰退,美國似乎也在走向衰退,中國不能指望透過出口來擺脫房地產帶動的經濟放緩。
中國找到房地產行業過度建設的解決辦法,避免長期的經濟不穩定,這非常符合世界的利益。兩年多前,學界和政界的壓倒性共識就是中國可以輕鬆克服過度建設的不利後果,當時我就認為中國可能已經達到了「住房高峰」。今天,隨著中國政府更不想採取市場導向的改革,使平穩著陸的可能性可能變得更小了。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China's Diminishing Return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2)買賣屋最難防黑心仲介「低買高賣」兩面賺差價 這間企業持續示警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