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聯濤(Andrew Sheng)
●香港大學亞洲國際經濟研究院傑出研究員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可持續金融顧問委員會成員
肖耿(Xiao Geng)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實踐教授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
上個月,全球聚焦於中共第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 ,除了引人注目的事態發展(特別是習近平確認第三任主席任期) 之外,大會也發表一份令人警惕的報告。習近平在報告中指出,面對前所未有的外部和內部挑戰,中共和中國必須為未來的艱難時刻做好準備。
習近平在前兩任期,首先著眼於鞏固權力和根除貪腐。在社經政策方面,他的首要之務是消除絕對貧困,建設「小康社會」。但接下來五年裡,習近平計劃對中國政策進行重大轉向,政府首要目標將落在改善國家安全而非發展經濟。在習近平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下,經濟發展是透過實現關鍵技術和材料(例如半導體)的自給自足,為國家安全服務。
當然,中國經濟正受到重大不利因素的衝擊。 2022年第三季度的經濟成長依然低迷,僅達3.9%,這主要是因為「清零政策」導致許多城市和地區封鎖;房地產市場愈發岌岌可危;股市在二十大之後創下歷史新低;失業率步步高升。
與此同時,中國的國際關係日益緊張。美國向中國實施全面性的新半導體禁售令,是全球最大兩經濟體「貿易與技術戰」的最新升級。美國資深官員警告,美國必須為中國入侵台灣預做準備,也進一步加劇緊張局勢。
美國強烈反對台灣宣布獨立,理由很充分:幾乎所有中國人都認為這是對中國宣戰。若發生這種情況,對世界來說將是真正的災難,因為核衝突很容易一觸即發。因此,台灣問題需要謹慎處理,各方都不應該增加摩擦。
正如政治學家鄭永年在2019年深具遠見地指出,中國可能落入兩大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 (Thucydides trap,指新興大國必然挑戰舊有大國而招致打壓,雙方衝突在所難免)。若想避免陷阱,建設繁榮、現代、安全和以民為重的中國,需要有效和明智領導。中共新一屆領導班子無疑以習近平為中心、眾星拱月,其中許多人在他升任中央領導層之前,曾在福建、浙江和上海等地與他密切合作。
政治局常委的新成員,包括可能是下一任總理的李強(他此前擔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以及可能成為下一任第一副總理,亦是習近平的前幕僚長丁薛祥。另外,廣東市委書記李希、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也都進入中共最高領導班子。
其他留任的常委也同樣跟習近平關係密切。可能成為全國政協主席的王滬寧不僅是習近平的政治顧問,也是習近平的前任江澤民和胡錦濤之政治顧問。可能成為下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趙樂際,在習近平上屆任期內負責反貪腐機構。
中國官員若想升任國家級和省級高階職位,需要獲選入中央委員會,該會有203名正式委員和168名候補委員。雖然擁有外國高等教育機構(或金融部門)背景的央委人數有所下降,但仍不容忽視。例如,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殷勇曾就讀於哈佛大學。現任中國國家計劃局局長、可能成為下任副總理的何立峰,擁有中國和美國文憑。
這顯示中國領導人體認到,與外國經濟和金融利益相關者重新接觸有多重要。事實上,有鑑於外部經濟環境的嚴峻,包括全球經濟衰退迫在眉睫、美元走強等,新領導班子若要促進經濟成長,將需要吸引企業、外國投資者和貿易夥伴。李強以吸引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赴上海設廠而聞名,他在管理外部經濟關係方面擁有豐富經驗。
與此同時,中國領導階層將加強激勵地方官員和私營企業家,以刺激中國企業和促進就業。他們將努力降低「清零政策」的成本,其導致中小企業、個人服務部門和商業房地產受創特別嚴重。
若要恢復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就必須更積極利用財政和貨幣工具,重振貿易、投資、收入和消費。幸運的是,中國擁有必要的財政和貨幣空間,以因應可能的需求和成長衝擊。長期結構性挑戰也必須盡快處理,例如醫療保健和退休福利需求不斷增加、綠色發展責任,以及地方政府資金問題等。
從歷史看來,中國在危機時期往往推行最重大的改革。二十大已明確授權中國領導人為艱難時期做出必要的艱難決策。這些決策成也好、敗也好,全世界都將深受影響。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China Girds for Tough Time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2)買賣屋最難防黑心仲介「低買高賣」兩面賺差價 這間企業持續示警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