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失學視角:疫情期間遠程授課 造成學生損失半年有效學習

朴之水(Albert Park)    2022年05月15日 07:00:00



 




朴之水(Albert Park)

●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在整個亞太地區,隨著學校重新開學和面授課程逐漸恢復,學生和家長都鬆了一口氣。但現在到了清算的時候:無法彌補學生在新冠疫情期間的重大教育損失有可能削弱他們的終生收入潛力,並嚴重損害整個地區的經濟公平。



 



因為許多亞洲國家的新學年將在幾個月後開始,政府必須通過強化學校和社會安全網來緊急彌補上述學習不足。儘管許多學校在疫情期間提供遠程授課,但這並不能完全取代面對面教學,在開發中國家尤其如此。據亞洲開發銀行估計,亞洲開發中國家的學生平均損失半年以上的有效學習時間



 



無所作為的代價非常昂貴,若不加以補救,學生所損失的教育將降低其整個工作生涯中的生產力,按照2020年固定美元計算將高達3.2兆美元的預計總收入損失,相當於2020年亞洲開發中國家13%的GDP。



 



有一個問題進一步增加彌補學習損失的難度,那就是疫情期間的學習損失並沒有平均分配。來自較貧困家庭的女童和學生在遠程教學方面遭遇的困難不成比例,因為他們無法使用電腦、網際網路,找不到可以幫助他們的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同時還缺乏有利的家庭學習環境。此外,他們往往因經濟困難而輟學,許多亞洲家庭在疫情期間都陷入經濟困難。



 



因此,亞洲開發中國家20%最貧困家庭的學生,估計其學習損失比20%最富有家庭的學生高出1/3,相較於預計終身收入損失可能高達47%。而女孩的未來收入損失預估比男孩高出28%。



 



為縮小上述差距並減少總體損失,區域政府需要提高教學質量,彌補學習差距,並為弱勢學生群體提供支持。第一步是要確保面對面教學可以安全恢復,以免造成進一步的學習損失,這點至關重要。這可能意味著擴建教室以實現足夠的社交距離,確保適當通風,增建洗手檯和廁所,安排用餐時間以避免擁擠,並隨時監測新冠症狀。主要為低收入學生服務的學校更需要投資來落實這些改進,因此應當得到更多的財政支持。



 



第二步是利用針對性輔導和定期追蹤學生的進展來彌補學習時間的損失。例如,在孟加拉,疫情期間的一對一輔導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英語讀寫能力,比未接受上述輔導的學生分別提高33%和52%,而且來自貧困家庭、且父母受教育程度較低的落後學生就更能從中受益。



 



即使在新冠疫情之前,印度迦納肯亞進行的隨機對照實驗表明,將教學與個別學生的學習水平相匹配的教育計劃(而非使用統一、固定的教學大綱)明顯提高了考試成績。MindSpark軟體等技術可以為學生訂製教育內容,並提供個性化的高效教學。疫情期間的經驗還表明,動員家庭社區和志願者支持教育成果可以加速兒童的學習。



 



改善貧困學生學習機會及終身機會也必須縮小數字鴻溝,疫情擴大數字基礎設施對教育和通信的重要性,如果弱勢學生能充分使用所需的硬體、軟體和網路連接,他們就更有可能成功。



 



數字掃盲運動可以針對女孩進行,而政府可以與網路服務供應商合作,提供更低廉的上網服務,其中包括提供補貼。在斯里蘭卡,政府與網路服務供應商達成協議,允許學生在學校停課期間免費使用大學學習管理系統,從而將高等教育學生的線上學習參與率提高到超過90%



 



強化社會安全網以鼓勵孩子們上學也很重要。學校供餐計畫和增加教育支出補助可降低弱勢學生的輟學率,並鼓勵一些輟學的學生重新入學。疫情爆發前,一項專門為孟加拉女童教育設立的現金補助計畫導致參與者的受教育年限平均增加三年以上。



 



最後,亞洲決策者必須在教育體系中建立靈活性和緊急應變能力。中斷的情況將再次發生,各國必須有能力在短時間內轉向遠距教育,每個人從教師、家長、學生到管理人員都必須做好準備。因疫情導致學校停課所引發的教育創新,例如對學生的電話輔導,可以被納入常規課程,從而為下一次的面授教學停課做好準備。



 



選擇非常明確。我們可以讓一代亞洲學生為失去的學習時間付出代價,或者我們可以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得到他們所需要的教育。協助今天的年輕人發揮潛力是建立一個更公平、繁榮地區的最穩當方法。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sia's Post-COVID Education Catch-Up ,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