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習近平視角:為登中共殿堂封神 武統台灣不因俄烏戰爭改變

陸克文 (Kevin Rudd)    2022年06月28日 07:00:00



 




陸克文 (Kevin Rudd)

●兩度出任澳洲總理

●亞洲協會主席

●著有《可以避免的戰爭:美國與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之間災難性衝突的危險》




 



自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之後,關於中國將從這場戰爭中吸取什麼教訓,西方迅速形成兩種觀點。第一種認為北約未能威懾俄羅斯或直接保衛烏克蘭,將促使中國加速計劃中的侵台時間表,甚至趁亂立即侵台。但在俄軍初期遭遇重大且出乎意料的挑戰後,又冒出另一種分析思路,指稱中國已受到震撼,不會輕易嘗試奪取台灣。



 



這兩種觀點都失之膚淺、流於誤導,而且根本是大錯特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是那種會因任何人事物,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內,左右自己既定路線的領導人。他和其他中國領導層當然會從俄烏戰爭中吸取軍事和金融方面的教訓,但中國卻不會因為頓巴斯戰場上的任何情況,加速或延遲其偏好的時程。



 



同樣的,習近平收復台灣的決心亦不會因為亞洲任何局勢而改變。台灣與祖國的分離,一直以來象徵著中國軟弱屈服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時代。對於中共而言,一個不受北京控制的台灣政府,就像是一個尚未癒合、潰爛的傷口。事實上,習近平完成毛澤東革命的核心承諾,就是促成兩岸統一。因此統一對於中共的政治合法性,以及對於習近平登上中共殿堂「封神」而言,都至關重要。



 



習近平在執政期間,鞏固對中共黨國的鐵腕控制。然而最近的政策失誤,尤其是經濟向「左」轉向和中央措施如「清零」封鎖戰略等,削弱私營部門的信心和經濟成長,再加上過度擴張的外交事務政策,使他遭受一些批評。儘管如此,他的地位仍然穩固無虞,今秋也將獲得連任,或甚至終身執政。但若不能阻止台灣正式獨立,將帶來全然不同層級的挫敗:沒有一個中國領導人能在這種屈辱中倖存。



 



最高指令



 



然而,對於習近平來說,兩岸統一是無庸置疑的。正如他在2019年在《告台灣同胞書》中所言,讓台灣回歸祖國的溫柔懷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他也替這個「必要要求」訂下明確時間表:必須在2049年實現,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周年、習近平按照其「中國夢」替完成「偉大復興」所設定的時程。但因習近平希望其政治生涯能以毛澤東「精神接班人」載入青史,因此統一時程更有可能落在從現在到2035年之間,這樣他才能在確立自己的政治遺澤之後安心退休。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和經濟挑戰,不會影響習近平的目標。相反的,這可能迫使他加倍致力於確保中國軍隊做好充分準備,一旦他下令就能武統台灣。習近平幾乎從2013年一上台後就開始推動中國軍隊現代化及加強解放軍紀律。當年他發起根除軍方貪腐運動,隨後2015年又推動影響深遠的改革,以確保解放軍能夠打贏現代化、「資訊化」戰爭。



 



這些改革包括全面整頓解放軍的組織和指揮結構;進行聯合作戰訓練;改進後勤和投射力量能力;以及開發和整合一系列先進的極音速飛彈和其他現代武器系統。看到俄羅斯在烏克蘭遭遇挫折,並不會改變中國武統台灣的根本戰略目標。



 



藍水夢



 



為此,解放軍領導人勢必會密切關注俄軍將領的表現,以確定自己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不同於俄羅斯,中國近期內沒有直接戰爭經驗可供借鑒。解放軍上一次主要戰爭,是在近半個世紀前由鄧小平下令入侵越南。但就中國而言,那場短暫的邊境戰爭結局相當糟糕。(與俄烏戰爭有令人毛骨悚然的相似處,普丁在發動戰爭前見了習近平,而當年鄧小平在發動戰爭前,也見了時任美國總統的卡特,告訴他越南即將被「打屁股」。)



 



就台灣問題而言,更棘手之處在於中國根本沒有海戰經驗,只有在南海和東海發生過一些小事件。事實上,中國艦艇上一次進行全面海戰,是1894-95年的甲午戰爭期間,當時中國也慘淡收場。



 



解放軍對於侵台困難度向來抱持戰略謹慎的態度,也因此,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挫折,只會強化這種態度。若想成功侵台,解放軍需要進行其毫無經驗、相當複雜的兩棲作戰,且規模更甚於盟軍在1944年進行的諾曼底登陸。因此,解放軍早就得出結論:必須以壓倒性力量,橫掃任何可能保衛台灣本島的美軍、台軍和盟軍。美國及其盟國(尤其是日本)已發出越來越明確的訊號,表示他們認為保衛台灣對其利益至關重要,這也使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因此,中國軍方領導人充分認識到,他們與所需的絕對武力優勢之間,仍有一段差距需要彌平。



 



早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習近平就已經將解放軍改革及現代化計劃的原定時程提前。在2021年初通過的中國最近一期五年計畫,已將完成日期從2035年,提前至2027年。如果一切順利(在習近平看來),軍隊現代化的完成,將落於兩岸統一實際時程開始 (2030年代初期) 之前。若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不會因為俄烏戰爭而提早在2020年代後期之前採取行動,但習近平按已修訂時間表操課的信念肯定會加深。



 



全速前進



 



中國政府將從俄羅斯經驗吸取的最後一個教訓,就是中國經濟必須要能抗衡美國和歐盟現在用來孤立和削弱俄羅斯的各種金融和經濟制裁。



 



為避免重蹈覆轍,習近平政府將加速強化人民幣國際地位的長期努力,開放中國資本帳,以及增加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這樣的話,美國及其盟國如果想扣押中國資產,就會比凍結俄羅斯央行儲備更為困難。



 



習近平也將加倍致力於讓中國成為「自力更生」的經濟體,做法包括選擇性地將供應鏈與西方脫鉤、支持國內技術自給自足,以及確保糧食和能源安全。但除了促使中國在這些現有政策上加倍努力之外,俄烏戰爭不太可能顯著改變中國政權對未來的看法。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已經在追求經濟自給自足、金融和技術適應性以及軍事現代化,以利挑戰美國的戰略霸主地位,以及有朝一日取而代之。



 



身為馬克思-列寧主義辯證法的信徒,習近平認定俄烏戰爭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偉大的「時代潮流」,按照他的定義,就是「東方崛起、西方沒落」。習近平自詡為「偉人」,能夠引導歷史潮流並實踐中國的天命,包括促使兩岸統一。



 



習近平和解放軍將密切關注俄軍在烏克蘭遭遇困難,但其戰略方針將一貫地保守看待軍事冒險。不同於普丁,中國深諳《孫子兵法》的恆古警語:「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因此,中國人將繼續關注烏克蘭局勢,著眼於避免重蹈普丁的覆轍,並深信中國能夠且也會做得更好。當然,對習近平來說,危險在於這種信心最終可能被證實為妄想,正如普丁也深信自己幾天內就能拿下烏克蘭。



 



與此同時,美國和台灣所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建立有效威懾,以至於在習近平時程的決定性時刻到達時,解放軍別無選擇,只能建議他侵台的軍事風險仍然太大,最好不要。對於華府和亞洲各盟國而言,下一個危險十年的目標,將是如何提升這些風險,讓習近平繼續三思而後行。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China's Lessons from Russia's War》,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