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通膨視角:資本家財富和舉債的泡沫 拖著整個社會陪葬

楊尼斯(Yanis Varoufakis)     2022年07月02日 07:00:00



 




楊尼斯(Yanis Varoufakis) 

●希臘前財政部長

●歐洲現實不服從陣線(MeRA25)總書記

●雅典大學經濟學教授




 



物價狂飆要怪誰?抓禍首遊戲正如火如荼進行。是央行撒錢撒了太多太久,造成通膨一飛沖天?是實體產線大本營的中國鎖國抗疫,擾亂全球供應鏈?是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把全球天然氣、石油、穀物和肥料供應抽離一大部分?還是某種鬼鬼祟祟的轉變,使財政作風從疫前的嚴厲撙節轉向揮金如土?



 



答案是參加考試的人不曾見過的:「以上皆是」加上「以上皆非」。



 



重大經濟危機往往激發林林種種的解釋,都言之有理卻都沒說到重點。2008年金融海嘯沖垮華爾街,引發全球大衰退,各式各樣的解釋都有人提出:金融家在資本家啄食順序中取代工業家的地位,而且俘虜了監管機關;文化偏好傾向高風險金融;政治人物和經濟學家分辨不出新典範與大泡沫的差異;以及其他理論,不勝枚舉。這些解釋全都有憑有據,但沒有一種切中問題的核心。



 



今天的問題也一樣。那群「我們早就告訴你們會是如此」的貨幣學派人士,打從2008年央行大幅擴充資產負債表以來就不斷預言高通膨將至,令我聯想到不斷「預言」資本主義瀕臨滅亡的左派人士(如我)那年感受到的喜悅 – 類似於指針停擺的時鐘一天有兩次指對時間。想當然耳,央行營造出讓銀行家大幅透支的環境,懷著這些錢會涓滴而下、流入實質經濟的虛妄期盼,導致資產價格巨幅膨脹(股市和房市榮景、加密幣狂熱等等)。



 



但貨幣學派那套說辭無法解釋,為什麼在2009至2020年期間,主要央行甚至連實質經濟中流通的貨幣數量都沒能拉起來,遑論把消費者物價通膨率推升到央行的2%目標。可見引爆通膨的必定是其他原因。



 



以中國為中心的供應鏈斷鏈,顯然扮演著某種重大角色,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是。但任一因素也無法解釋,為什麼西方資本主義突然「改朝換代」,從普遍性的通貨緊縮突然轉成反方向:所有物價同時暴漲。這還需要工資通膨速度超前物價通膨,才會形成一種自我延續的上升螺旋,由工資上漲進一步推升物價上漲,進而使物價上漲帶動工資再度上漲,如此周而復始,沒完沒了。唯有到那時,央行官員要求勞工「犧牲小我保全大我」、避免尋求調高工資,才有道理。



 



但現在要求勞工放棄調薪,就很荒謬。種種證據都顯示,不同於1970年代的情況,現在工資調升速度遠不及物價漲速,然而,物價不僅持續上漲,而且還在加速。



 



那麼,究竟發生何事?我的答案是:由企業、華爾街、政府與央行主導的一場長達半世紀的權力遊戲,已經出了大亂子。因此,西方當局現在面臨棘手的抉擇:把企業甚至國家推入像瀑布般崩瀉而下的破產境地,或任由通膨如脫韁野馬般失去控制。



 



過去50年來,美國經濟持續接納歐洲、日本、南韓乃至於中國及其他新興經濟體的淨出口,同時那些外國人的獲利有一大部分湧入華爾街,追逐更高的報酬。金融家利用這波資本海嘯,順勢打造以私人資金築起的金字塔(例如選擇權和衍生性金融商品),資助企業在全球興建由港口、貨船、倉庫、儲物場以及公路和鐵路運輸所組成的迷宮。2008年金融海嘯沖垮這些金字塔,使整個金融化的全球「及時供應鏈」(just-in-time supply chains)迷宮變得岌岌可危。



 



不只為解救銀行,也為拯救如迷宮般錯綜複雜的全球供應鏈體系,央行官員出手介入,以公帑取代金融家的金字塔。同時,各國政府紛紛大砍公共支出、工作和服務。稱之為對資方慷慨提供社會主義救濟,對勞工苛責嚴厲的撙節,一點也不為過。工資縮水,物價和獲利停滯,但富人買的資產價格暴漲,他們的財富隨之激增。因此,投資(相對於可得的現金)降到空前低點,產能萎縮,市場力量增強,資本家變得更富有,也比以往更倚賴央行資金。



 



這是一場新的權力遊戲。資方與勞方仍設法分別藉調漲售價和調高工資爭著提高各自在總收入的占比,但這種傳統鬥爭不再是新財富的大部分來源。2008年過後,普遍的撙節支出導致低投資(貨幣需求),加上央行挹注豐沛的流動性(貨幣供給),使資金成本(利率)保持接近零。隨著生產產能(甚至新住宅)逐漸縮減,好工作變得稀少,工資停滯,財富在股市和房市大豐收,卻已和實質經濟脫鉤。



 



接著,疫情來襲,一件重大事情改變了:西方政府被迫把一部分新的央行資金流輸送給在國內封鎖防疫的普羅大眾,這些經濟體數十年來生產物品的產能消磨殆盡,如今又面臨供應鏈崩解。隨著遭封鎖的民眾把部分工資補貼拿來買稀少的進口貨品,價格開始上漲。擁有龐大帳面財富的企業迅速反應,利用他們極大的市場勢力(出自於他們萎縮的生產產能),把物價推漲到爆表。



 



過去20年來,有央行撐腰的資產價格飛漲和企業大肆舉債的好運已過去,只消小小的物價通膨,就終結了這場權力遊戲 – 後海嘯世界就是在那場遊戲中,以死而復活的某個統治階級的形象所塑造出來的。那麼,今後將發生何事?



 



或許全沒好事。當局為穩定經濟,首先必須停止以帳面財富和便宜舉債的政治手段,賜予那少數一群人過度的權力。但那些少數人不可能毫無掙扎就讓出權力,即使那意味著墜入火海也要拖著整個社會陪葬。



 



(翻譯:余雅薇,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Syndicate



 



(原標題為《Inflation as a Political Power Play Gone Wrong》,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