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伊朗視角:與敵人談判不等於投降 核談判達成協議的信號

伊斯法罕尼(Djavad Salehi-Isfahani)    2022年01月22日 07:00:00



 




伊斯法罕尼



●維尼吉亞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中東項目學者




 



在去年11月舉行的2022年足球世界盃預選賽中,伊朗在90分鐘時間結束時以0-1落後黎巴嫩。眼看本隊即將落敗,那些疑神疑鬼的伊朗人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在社交媒體上痛駡伊朗的強硬派領導人,認為是他們故意讓球隊落敗以取悅真主党這個伊朗在黎巴嫩的代理人,卻沒想到伊朗隊隨後在4分鐘的傷停補時內連進兩球,贏得了比賽。



 



而這幾天在維也納,伊朗領導人正在重啟2015年核協議的重大談判中虛耗著最後一點時間。根據美國談判人員的說法,至少伊朗人並未表現出必要的緊迫感。



 



但當時卻是美國前總統川普在2018年單方面退出了《聯合全面行動計畫》(JCPOA,2015年核協議的正式名稱)並重新對伊朗施以嚴厲的經濟制裁。儘管受到了沉重打擊,伊朗仍在隨後14個月內繼續遵守協議,然後才將其核濃縮提高到了超過協定上限的水準。



 



在維也納進行了6周的會談後,就算是關於談判進展緩慢的報導也能刺激伊朗貨幣里拉爾匯率出現10%的反彈(其匯率曾在去年年底談判開始時屢創歷史新低)。但在美歐對伊朗迅速向武器級核濃縮推進的做法失去耐心之前,各方達成協議的前景還是相當渺茫。



 



維也納談判的失敗將危及整個中東地區的和平。以色列正試圖拖慢伊朗的核計畫,因為後者的做法直接威脅到其地區霸權,但其破壞和暗殺行為可能會引發更廣泛的地區衝突並可能連累美國。



 



而伊朗也同樣迫切需要從制裁中獲得喘息,因為其新任強硬派總統萊西(Ebrahim Raisi)必須兌現自己的經濟增長承諾。自他於2021年6月當選以來年通脹率一直維持在44%的水準。如果一直無法獲得新的石油出口收入,他的政府就無法在不推高通脹的情況下啟動經濟。而生活水準已經倒退了20年前的伊朗人正緊張等待著來自維也納的好消息。



 



還有就是聯合國也可能將重新實施其在《聯合全面行動計畫》達成前下達的制裁(從而加強對伊朗的經濟圍堵),這一風險就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那樣懸在萊西的總統任期內。而出於實際和意識形態的原因,萊西的團隊給維也納談判上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將其前任魯哈尼(Hassan Rouhani)去年6月會談休會前同意的框架擱置一旁



 



伊朗強硬派認為2015年核協議存在兩個根本性缺陷。第一個由川普暴露出來的缺陷是,伊朗和美國為後者背棄協議各自付出的代價是不對等的。此外,美國拒絕承諾在重新加入《聯合全面行動計畫》後永不退出。而美國官員反復提到一長串制裁伊朗的潛在理由(包括該國糟糕的人權記錄、導彈庫和地區代理勢力)的做法則使得妥協變得更加困難。



 



行動計畫的第二個缺陷在簽署該協議的歐巴馬任總統期間體現得相當明顯。外國公司在與伊朗進行貿易或投資時總是畏首畏尾,擔心美國仍會根據各項非核制裁對其進行起訴和罰款。



 



由於看不到這些問題的明確解決方案,伊朗轉而試圖提高美國未來退出的成本。它想方設法為難美國談判人員,在開始本輪維也納會談之前拖了五個月(去年6月到11月)並拒絕讓其代表團與美國人坐在同一個房間。伊朗還繼續加強其核濃縮,將其製造核彈所需的時間從行動計畫規定的一年縮短到現在的幾周。但這些做法能否為伊斯蘭共和國爭取一份更有利的協議則不得而知。



 



無論如何,一些強硬派認為伊朗的經濟萎靡不振本質上是國內問題,就算頂著美國的制裁也可以應對。他們認為伊朗的進口依賴銀行危機應該在進入核談判之前得到解決,因為更強的經濟抗衝擊能力要比在弱勢地位下達成的協議更有利於伊朗。這就是伊朗「抵抗經濟」背後的邏輯,也是萊西在競選中承諾不將國家的經濟命運與核協議掛鉤的原因。



 



而其他伊朗強硬派人士則認為一個嚴格遵循伊斯蘭價值觀的崛起中地區大國不會從與西方的接觸中得到什麼好處。他們認為目前的核僵局是實現伊朗經濟向東方轉向的契機,其中包含與中國俄羅斯的長期合作協定。



 



但如果經濟不能復甦,萊西對新就業崗位和住房的大膽承諾就不可能兌現。政府的困境體現了在2022-2023年度的預算提案中——這個多年來最為緊縮的預算假定美國的制裁仍將持續。雖然政府總支出將增加9.6%,但今年的通脹率可能會達到40%。工資和薪水預計將上漲10%,致使300多萬公共部門工作人員的實際收入下降30%。



 



由於伊朗的各主要養老基金都處於入不敷出狀態且不得不動用公共資金來維持運轉,另外600萬退休人員也可能面臨實際收入損失。因此教師或退休人員基本上每週都要上街抗議經濟緊縮政策。



 



也許萊西最擔心的是重蹈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同屬保守強硬派)的重大失敗,因為正是後者忽視了對國際社會對伊朗核計畫的關切,進而引發聯合國在2010年實施多項制裁。避免制裁在自己任上重新降臨的願望或許是萊西在維也納達成妥協的最強烈動機。



 



在此背景下,伊朗最高領導人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最近發表聲明說與敵人談判並不等於投降,而這或許正是伊朗核談判代表在終場哨響前的幾周內達成協議所需的信號。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Iran's Vienna Gambit》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