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德納
•1950年出生
•美國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歷史系教授
•研究領域為中國文化史、中國環境政策
中國被卡在依賴石化能源的過去與可再生能源驅動的未來之間。中國目前生產全球53%的燒煤能量。與此同時,中國式世界上主要的太陽能、風力和電動車製造國與市場。中國是否能擺脫數十年對煤炭的沉疴將決定不只是中國自己的環境未來,以及更重要的是地球能否面對正在加強的氣候危機。
中國的領導人開始在2000年初期認識到需要改變。很大程度上煤炭所推動的「不計代價經濟成長」政策已經帶來巨大的繁榮,但對於中國空氣和水資源所帶來的附帶傷害也達到無法忍受的高。環境倡議者呼籲「建立一個生態文化」,以使自然和人類可以找到平衡。而當習近平2012年上台時,他馬上付諸行動。
在快速的轉移政權下,中國政府宣布「對空氣汙染戰爭」,劃定個別空氣、水和土地的行動綱領,承諾1兆美元來清理環境,關閉效率低下的煤炭場,並投資數以百萬億美元到可再生能源發展上。中國還使國內生產與製造電動車作為優先項目,以及設計全國碳交易系統。
對中國和地球憂心的是,這股氣勢顯然有點褪色。煤炭消耗從2014年到2016年連續下跌,已經重新開始上升。同樣的也出現在溫室氣體,在2020年疫情期間仍上升了1.5-1.7%。
中國必須做的更好。2019年聯合國溫室氣體報告結論認為限制全球暖化在前工業時代1.5度C5 ,需要在2030年前降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到到2018年的55%。但是中國在2020年增加38.4兆瓦新的煤炭火力發電,即便世界上其他地方減少17.2兆瓦。
更糟的是,這個增加只是開始而已。中國政府批准了興建另外36.9兆瓦火力發電量,把整個正在興建的項目達到88兆瓦。還有建立另外一條158.7兆瓦的管見也已提案,讓整個興建中的量能達到247兆瓦,比美國整體以安裝輛233.6兆瓦還要多。
也許還又更多發電廠會興建,強力的煤炭和能源工業團體正在推動政府來在未來五年內,增加中國目前煤炭發電量1080兆瓦到1200-1300兆瓦,甚至到2035年前到1400兆瓦。一份全球能源觀察報告指出如果中國持續拓展發電能量到2035年的規劃,「目前煤炭發電世代就單獨是跨政府氣候變遷會議為了保持全球暖化在2度C內所決定的煤炭發電量限制的三倍。」
要怎麼解釋中國重返沉溺於燒煤炭的老路?首先,香港的抗議、中美貿易戰和新冠肺炎疫情讓政策制定者把注意力從環境改革移開。因此還加上中國GDP成長的趨緩和失業率上升。政府對於刺激傳統能源集中工業像是鋼鐵和水泥更有興趣,與此同時地方政府領導人開展了一系列火力發電廠的興建。
而且,近來中美貿易戰讓中國正重視能源安全,因為中國70%石油和40%天然氣依賴進口。而當中國全力投入到可再生能源當中,特別是太陽能和風力,中國無法提高這些能源的產能到應付目標電力需求,目前發電系統也無法將中國遙遠西部的電力有效轉移到高需求區域。煤炭,豐富而且相對便宜,對許多人看起來是可靠、成熟和真實的能源來源。
最後,這大概不是一個巧合,中國的「煤炭復發症」剛好發生在美國在全球氣候場合缺席的時間內,當前總統歐巴馬和習近平在對抗氣候暖化上找到共同立場,給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鋪路,美國在川普總統底下缺席氣候議題大概也弱化了中國的承諾。
這個世界接下來幾年會看到哪一種中國?這個問題比過往都緊急,因為最近國際能源組織爆發警告所有新的石化能源發展都應該在今年停止,如果全世界真的希望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以及限制全球溫度上升在1.5度C內。
習近平在2020年9月宣布中國試圖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又重新燃起了樂觀情緒。但是今年三月公布的第14次五年計畫希望能呈現政府開始去碳化過程的人可能會失望,而拜登四月的氣候高峰會當中,習近平宣布在新的五年計畫中,中國會嚴格控制火力發電廠的消耗,但是容許繼續成長,要到2026年才會退役。
這是一個魯莽沒有野心的時間表。GEM、 TransitionZero和其他地方裡的氣候專家故算限制全球暖化在「災難性」的2度C內需要中國在2030年關閉1082座火力發電廠裡的600座,如果他們是對的,中國最好現在就開始改變自己龐大的溫室排放氣體量。
(責任編輯:張育軒)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