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瑞克
●哈佛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
編按:經濟學領域專家過度集中在西歐跟美國,這對經濟學本身來說無法反映全球經濟的發展
在職業生涯早期,經濟學家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曾在肯亞待過很長一段時間,在那裡,各種當地經濟運行的奇怪現象讓他震驚不已。佃農就是其中一個反常現象。斯蒂格利茨感到詫異,如果要求農民將一半的收成交給地主,這難道不會大大增加農民的賦稅,進而導致效率降低嗎?為什麼這樣的制度能一直存在呢?
對解決這一悖論的追求引領史迪格里茲發展了具有開創性的資訊不對稱理論,後來他也憑藉這一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回憶道「我在肯亞度過的時光,對我發展關於資訊經濟學的想法很關係。」
同樣,經濟學家赫緒曼(Albert O. Hirschman)在奈及利亞也觀察到了令人費解的行為。一家長期處於壟斷地位的鐵路公司開始面臨來自私人卡車司機的競爭。但該公司並沒有通過解決許多明顯的低效率問題來應對這一壓力,而是放任問題進一步惡化。赫緒曼認為,消費者的流失使這家國有企業得不到有價值的回饋。他對奈及利亞鐵路運輸的觀察為他影響深遠的著作《退出、呼籲與忠誠》打下了基礎。(赫緒曼也完全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但他從未摘得桂冠。)
這些故事證明了能夠觀察到多種多樣的世界的價值。當公認的觀點直面陌生環境中的反常行為或結果,並且人們能充分考慮當地環境的多樣性時,社會科學就會向前發展。
這一觀點應該是無可爭議的。然而,從經濟學學科的組織方式來看,人們並不知道這一點。前言的經濟學期刊的作者主要來自少數富裕國家。同樣,這一職業的「守門人」也來自這些富裕國家的學術和研究機構。世界其他地區缺少發言權不僅僅是一種不平等現象;它還使這門學科變得貧瘠。
我最近接任國際經濟協會(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主席一職時,曾尋找有關經濟學出版物撰稿人地域多樣性的資料,但我發現全面而系統的證據少得驚人。幸運的是,都靈大學(University of Turin)的豐塔納(Magda Fontana)和拉卡(Paolo Racca)以及米蘭聖心天主教大學(Università Cattolica del Sacro Cuore)的法蒙托比奧(Fabio Montobbio)最近收集的數據提供了一些驚人的最初研究結果。
正如我猜想的那樣,他們的資料顯示,主要經濟期刊的作者的地域分佈極其集中。在排名前八的期刊中,近90%的作者來自美國和西歐。此外,這些出版物的編委會成員的情況也與之相似。
鑒於這些富裕國家的GDP僅占全球GDP的三分之一左右,這種地域分佈的高度集中不能完全用世界其他地區資源不足或教育和培訓投資減少來解釋——儘管這些因素肯定起了一定的作用。
事實上,一些近年來在經濟發展上取得巨大進步的國家在頂級期刊中的代表性仍然嚴重不足。東亞的經濟產出占全球經濟產出的近三分之一,但該地區的經濟學家在主要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占比不到5%。同樣,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出版物所占的份額小之又小,甚至比這些地區在世界經濟中本來就已經很低的占比還要低。
除資源和培訓外,能否加入行業網路也是知識產生和傳播的關鍵。一項研究是否被認真對待,關鍵取決於作者是否上過恰當的學校、是否認識合適的人以及是否參加過正確的會議。在經濟學領域,相關的網路便主要建立在北美和西歐。
這點上可以預見的反對意見是,當今許多主要的經濟學家都就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確,在某些方面,經濟學已經變得更加國際化。在北美和西歐的主要經濟部門和研究網路中,外國出生的研究人員的數量有所增加。作為一名18歲時初來美國的土耳其學生,我當然從這些網路中受益不少。
發達經濟體的研究人員也越來越關注發展中國家,這反映出發展經濟學已成為該學科中一個更為突出的領域。例如,我在哈佛大學開設的發展經濟學碩士課程中,只有少數教職員工來自美國,其餘的分別來自秘魯、委內瑞拉、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南非和喀麥隆。
但這些積極的發展都不能完全取代在當地知識和見識。在西方出生的外國經濟學家通常會被富裕國家的問題和擔憂主導的知識環境所吸引。正如史迪格里茲和赫緒曼的故事一樣,來訪的經濟學家接觸到的各種當地現實仍然僅限於偶然和巧合。想想那些許多重要觀點沒被發現,都是因為來自學術邊緣的研究人員缺乏傾聽的聽眾。
經濟學目前正深刻地自我反省其性別和種族不平衡的問題。北美和西歐正提出各種解方,以解決這些問題。但是,討論中基本沒有有關地域多樣性的問題。除非我們也解決了這一缺員問題,否則經濟學無法成為一門真正的全球性學科。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