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領土視角:中國最狠的威脅 只用在一個地方:台灣

米德(Rana Mitter)    2021年09月18日 07:00:00



 




米德



●牛津大學現代中國歷史與政治學教授




 




編按:中國把最凶狠的威脅只留給一個地方:台灣。




 



90年前的1931年9月18日,一名高階日本軍官在靠近中國瀋陽市(在西方又叫做Mukden),日本擁有的鐵路上引爆炸藥。爆炸造成很小的傷害,但這不是重點。日本怪罪中國軍人,並且日本用來當作奪取瀋陽和占領滿州的藉口。



 



儘管滿州是中國領土,但卻由效忠(名義上的)中國國民黨政府的軍閥所掌控,數以千計的日本士兵因為先前的條約駐紮在那。這讓日本軍隊可以快速掃蕩整塊區域。在918事變幾周內,日本控制了滿州南部,隔年1932年初控制了北部。



 



日本方面宣稱這不是帝國入侵,而是對於滿州人民尋求幫助的回應,滿洲人在軍閥鐵腕統治下受苦。日本僅僅希望幫助受苦人民來建立獨立國家,可以從中國腐敗的大漩渦當中解放出來。



 



日本甚至給這個新國家一個名稱:滿洲國,或者「滿洲人的土地」。為了讓這個名字更有光澤,日本招募了最有名的滿洲人:中國最後的皇帝溥儀來領導。(1912年被推翻)



 



建立獨立滿洲國的努力變成國際爭議根源,並且是對聯合國在一戰後前身國際聯盟的測試。國際聯盟派出了一個由英國外交官李頓(Lord Lytton)伯爵所率領的委員會來調查情況。委員會下結論認為日本實際上是搞了一場政變。



 



日本沒有退縮,選擇退出國際聯盟,並且掌控滿洲國的魁儡政權直到二戰結束。那時蘇聯接手,佔領了滿洲一年。



 



與此同時,國民黨共產黨的內戰再度加劇。毛澤東的部隊從東北方開始拿下越來越多領土。到了共產黨在1949年正式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滿洲省分已經牢牢在共產黨掌控當中。



 



但是中國人沒有忘記滿洲14年的佔領期。事實上,中國官方敘事認為1931年的918事變是二戰的起點。每年9月18日,瀋陽和東北其他城市都會奏樂紀念不只是爆炸事件,還有接下來的一系列暴行。這包括731部隊可怕的實驗:日本軍方研究發展部的生化武器在人體上執行。



 



這些記憶在今天意味著什麼?在中國,訊息是清楚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前,中國是貧弱抵抗不了外國入侵。瀋陽的二戰博物館訴說那些反抗日本佔領人們的故事,加強國民政府沒能保護國家被入侵者羞辱的敘事。



 



但是儘管中國領導人急切的利用918事件來推廣他們喜歡的敘事版本,他們不願承認當今事件的翻版,特別是關於中國緊密軍事與戰略夥伴俄羅斯的行動。在2008年,當俄羅斯入侵喬治亞,中國領導人,或許默默的還在同年的北京奧運中興奮,沒有強烈支持俄羅斯(不像克里姆林的盟友白俄羅斯)。但也沒有反對,僅僅呼籲各方保持冷靜。



 



同樣的在2014,中國拒絕譴責俄羅斯從烏克蘭佔領和併吞克里米亞,或者克里姆林宮組織的那場缺乏任何中立組織監督或支持公民投票。當聯合國安理會考慮決議譴責這場公投時,中國投棄權票。



 



當然,中國本身就善於為自己利益重新定義領土問題。但是,不像是俄羅斯,中國避免嚇人地跨過國際認可的疆界。是的,中國在喜馬拉雅和南海都在推動疆界。但中國在自己領土內才展現最凶狠的模樣,像是香港跟新疆,以及中國最狠的威脅只用在一個地方:台灣,冷戰遺留了一些模糊性在這裡。



 



這是滿洲事變留下來的另外一個遺產。對國際領土疆界的直接侵犯依然對中國人感到很不舒服。



 



中國對滿洲事變的記憶提出另外一個問題:現在的中共領導人會認為國際社會應該如何回應?通常來說,他們會採取爭議應該透過對話和協商解決的立場,而不是軍事行動。他們挖苦美國對外干涉,像是在阿富汗。有鑑於此,中共導人很自圓其說在國際聯盟說服日本失敗後,國際社會應該在1931用更激烈的軍事行動。



 



確實,美國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有各自的脈絡:他們絕對不是日本入侵滿洲的翻版。但驚人的是對於中國來說,1931年的918事變依舊是國家記憶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反省的好課題,更別說可以對比今天的地緣政治挑戰。



 



(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Manchuria Crisis Revisited》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