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武漢肺炎視角: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取決疫情時間長短

張軍(Zhang Jun)    2020年02月12日 07:00:00



 



 




張軍



 



● 中國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



●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就在中國農曆春節1月25日來臨前的5天,武漢市出現的不明病毒感染事件終究被北京宣佈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在此之前,由於武漢市政府並未及時披露資訊,也沒有採取針對整個城市的有效防控措施,使得約500萬武漢居民和流動勞動力人口在23日「封城(closed off)」前離開武漢市,成為感染疫情迅速向中國各地和世界部分地區蔓延的起點,並最終演變成為國際高度關注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



 



可以預料,疫情正讓中國經濟的腳步放緩。



 



以零售、旅遊、交通運輸和飯店為代表的服務業經受了沉重的打擊,而服務業占了中國GDP的一半以上,這也將衝擊製造業和貿易領域。國際社會對中國疫情的擔憂對於中國的貿易和人員往來產生影響,但說到底,這都不過是疫情衝擊的一部分。



 



問題是,中國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會持續很久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自2003年SARS疫情以來,中國的治理體系在資訊透明和決策模式上暴露出的問題仍有待改革,但中國毫無疑問在暴風驟雨式的資源動員方面擁有無與倫比的能力以應對突發事件。



 



過去兩周,中國政府已高效採取了一級突發事件應對措施,恐慌局面很快得到控制。



 



除了在全國範圍內(包括軍方)調動醫生、醫療資源加強重點醫院排查、收治病人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從1月20日起,中國宣佈全民進入防控階段,並要求具武漢旅行史的中國人民居家隔離或前往醫院檢疫。



 



而且,在非常短的時間裡,中國的城市社區、街道和鄉村都加強了進出管制,減少不必要的人口流動和聚集的機會,甚至透過臨時配給制,有次序地發放口罩給每戶每人。原計劃的春節假期結束日被延長,學校開學延後,這一切讓人們暴露於疫情發展高峰期的機會降到了最低,對防止病毒傳染的蔓延正在發揮有效的作用。



 



最近的資料顯示,儘管疫情還在發展中,但被感染人數的成長很可能不久將下降,人們正在期待疫情「拐點」的出現。



 



現在評估這次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程度似乎還為時過早。看起來,疫情的爆發和蔓延已經對經濟活動造成不小的影響,特別是對服務業、交通運輸、建築業和中小微企業的生存構成極大威脅。



 



不過,總體來說,決定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對一國經濟短期影響大小的,最主要不是事件的嚴重程度和範圍,而是事件的持續時間。



 



持續時間越短,經濟成長可望恢復的越快,防止疫情蔓延的控制措施越嚴厲(如居家隔離、限制出行、停運一些交通工具、推遲開工、開學和取消公共集會活動等),對當期經濟活動的負面影響就越大,但這也會縮短疫情衝擊的時間。



 



無論理論上還是經驗上看,經濟成長的中長期趨勢不會因為外部衝擊而發生實質性改變。公共疫情事件只會短暫影響經濟增速短期放緩,暫時偏離已有的趨勢,疫情結束後,政策調整及時和得當,成長會反彈並恢復到原有的趨勢上來。



 



例如,在估計2003年SARS疫情對當年中國經濟的影響時,當時大多數經濟學家和研究機構都估計SARS衝擊可能讓二季GDP增速下降20%,這會使得當年GDP增速下降的幅度約在0.5個百分點之內,相對有限。這些估計是考慮到受SARS影響的地區和行業範圍相對有限,而且當時推測疫情持續的時間不太會大於三個月。



 



事後來看,統計上顯示,僅第二季GDP成長率出現2個百分點的下降(約占季GDP成長率的20%)。但那時中國經濟的趨勢性成長率高達10%,短暫的疫情衝擊很快被後來強勁的成長力道抵銷。



 



所以如果觀察年度GDP成長數字在2002年至2007間的時序圖,其實看不到SARS爆發對GDP成長趨勢的影響,看到的是成長加速的趨勢線。



 



在估計這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短期影響時,疫情持續的時間仍然是個關鍵假設。



 



時間越短越好。這次新冠病毒疫情波及的範圍雖然已超過SARS,但集目前疾控專家和資料推斷,疫情在未來2周內出現拐點應該是大概率事件。如果那樣,這意味著中國應該能夠在第一季之內總體結束這場阻擊戰。這對於減輕疫情對2020年經濟的影響至關重要。



 



雖然中國經濟的趨勢成長不如17年前,已連續幾年在6%左右徘徊,但如果中國如能在恰當時機對財政和貨幣政策做出定向的調整,特別是向在控制疫情時受到嚴重影響的中小企業及服務業傾斜,更多利用差別性信貸政策和財政補貼與減免稅收的手段加以扶持,依就能確保經濟在疫情之後保持恢復成長的能力。



 



眼下最重要的是打好疫情阻擊戰,爭取拐點在兩周內如期出現,這樣中國就能這把最艱苦的疫情阻擊戰贏在第一季內,為二季的經濟恢復和全年可預期的經濟反彈性成長留出空間。



 



我初步估計,給定現在的情況,最壞的情形是,2020年第一季GDP成長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比如下降30%至50%,這意味著當度GDP增速實際降低大約2至3個百分點之內。如果二季情況好轉,這個下降態勢部分會由第二季的反彈性成長對沖掉。



 



應該說,隨著有利於成長恢復的宏觀政策調整到位,下半年起,經濟成長會有加快的趨勢。



 



考慮全年的情況,只要不再出現外部的其他衝擊,持續的政策調整應該能保證GDP成長率的下降幅度維持在0.5至1個百分點之內,也就是GDP實際成長率保持在5至5.5%。這似乎也符合中國經濟趨勢性成長水準。但仍無法得知中國政府是否會考慮將2020年的GDP成長率預設目標下調0.5個百分點。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Coronavirus Will Not Cripple China’s Econom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