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利比亞視角:內戰無法劃下句點 埃及等鄰國將是下個戰場

海卡爾(Bernard Haykel)    2020年03月02日 07:00:00



 



 




海卡爾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利比亞曠日持久的戰火不過是縮影,內戰悲劇早已緊扼中東國家命脈,倘若無法儘速解套,利比亞危局將助長埃及與坦尚尼亞等鄰近國家的動盪勢力,造成更多難民湧入歐洲。



 



追根究底說來,效忠部落、區域勢力以及龐雜的意識形態就是導致利比亞群雄割據的主因。



 



人人都對利比亞國內的石油收益虎視眈眈,目前利比亞有兩大勢力相互拉鋸,分別是伊斯蘭派的全國團結政府(Government of National Accord)與反伊斯蘭陣營的軍閥哈夫塔(Khalifa Haftar)。



 



全國團結政府已獲國際社會認可,目前把持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哈夫塔的利比亞國民軍(Libyan National Army)則與東部城市托布魯克(Tobruk)政府的國民代表大會(House of Representatives)結盟。



 



儘管利比亞幾乎全為威權民族主義者哈夫塔所佔,但首都尚未淪陷。



 



各路派系背後則是一個個競逐自身利益的外部強權。雖說土耳其與卡達與全國團結政府站同一陣線,但哈夫塔可有埃及、俄羅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做靠山。



 



國際媒體普遍將石油與天然氣資源視作外部干預的主因,其中尤以土耳其與埃及為甚。



 



目前埃及計畫途經以色列、塞普勒斯與希臘的設備將天然氣輸往歐洲,可惜這項天然氣計畫與土耳其的利益背道而馳,土國相中與利比亞建立專屬海域,以利一手掌控利比亞能源。



 



利比亞的紛爭難熄豈止是列強對能源的覬覦之心。



 



要想了解利比亞內戰的全貌就必須清楚地緣政治與意識形態錯綜複雜的關係,一旦的黎波里的伊斯蘭派大獲全勝,土耳其與卡達不僅可擴張勢力,成為地中海主要的石油生產國,還能夠鞏固自身在中東的戰略地位,強化對坦尚尼亞與世仇埃及等國的影響力。



 



再者,大多數戰役中,卡達均是以金援「個人」的方式協助伊斯蘭派,這個「個人」便是宗教運動家兼學者沙拉比(Ali Muhammad al-Salabi)。



 



獲得卡達經濟援助的沙拉比自然成為全國團結政府實質的領導人,不過就在2019年,伊斯蘭派險吞敗仗,土耳其便企圖以全國團結政府名義出兵。此後,土耳其遂不斷輸送武器、派遣無人機及軍隊,甚至是敘利亞戰士前往的黎波里。



 



另一方面,埃及與阿聯可不樂見一天可生產250萬桶石油的石油國家落入他人手中,尤其對方還是挺伊斯蘭派的區域競爭對手。一旦全國團結政府捷足先登,利比亞將成為伊斯蘭派的要塞,破壞埃及與阿聯在中東坐大的「宏願」。



 



哈夫塔就不同了,他身著星徽滿滿的全套軍服,可是從中央「拔地而起」的軍事強人。他為利比亞建立的秩序更對埃及與阿聯的胃口。如若哈夫塔拿下利比亞,國內的石油資源便是中東地區對抗伊斯蘭派的最佳利器。



 



而俄羅斯支持哈夫塔的原因則更是「引人入勝」了,簡單說就是為了復仇(revanchism)。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京是派了傭兵(主要與軍事企業瓦格納集團有關)參戰沒錯,但哈夫塔並非普京屬意的人選。



 



事實上,普京是想讓格達費(Muammar el-Qaddafi)之子塞夫(Saif al-Islam Qaddafi)來掌管利比亞。過去,格達費可是統治利比亞長達42年的時間(1969年至2011年)。



 



如今,塞夫則是帶著前朝人士的效忠加入哈夫塔的陣營。但是哈夫塔先前以美國公民身份居住在維吉尼亞州蘭利(恰巧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總部)長達20年,因此俄羅斯無法信任他,更將他視為美國情報份子,克林姆宮(the Kremlin)極力將塞夫推上元首寶座,就是意在證明美國與歐洲是拉下格達費的勢力。



 



儘管當初壓力環伺,普京還是成功讓阿塞德(Bashar al-Assad)成為敘利亞總統,普京此番干預就是想告訴眾人:利比亞的未來與中東事務他說了算。



 



要是未來真讓普京稱心如意,哈夫塔的下場肯定值得玩味。



 



儘管利比亞盤根錯節的政局已逼近虛幻,但在派系交火下求生存的利比亞人民卻是受著千真萬確的苦難。



 



至於美國則是一再誤判,甚至忽視利比亞危機,還指望列強能恢復區域秩序。可這些列強就是製造利比亞混亂的罪魁禍首啊。



 



現在握有足夠外交籌碼喊停利比亞衝突的只有美國了。



 



如果利比亞的內戰無法劃下句點,周邊區域定會遭受池魚之殃。越來越多難民會逃往歐洲,特別是衝突還可能會釀成鄰國內戰。坦尚尼亞、阿爾及利亞、蘇丹或黎巴嫩興許就是下個戰場。



 



區域與國際勢力將一邊大打代理人戰,一邊妄想成為阿拉伯世界的下任霸主。一如現時敘利亞的殘磚破瓦,不管誰拿下霸權大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順。



 



 



(翻譯:盧思綸,責任編輯:簡嘉宏)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What’s at Stake in Libya?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