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英
● 南韓人民公衛中心主任
在南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舊稱武漢肺炎)疫情的擴散能被阻止,不只是因為政府的篩檢與追蹤,民間社會組織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這些組織密切關注局勢、協助追究當局的責任並向弱勢的社會群體伸出援手。
南韓曾經歷了在中國境外最初、最大規模之一的新冠疫情爆發,不過有別於美國和許多歐洲國家,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已能防堵並大幅度減緩病毒的擴散,同時沒有實施鎖國。
對應政策或許能提供一些見解,協助其他努力對抗疫情的政府和民間社會團體。
所以,南韓是怎麼做到的?
眾所皆知,南韓政府著重在積極篩檢、接觸追蹤以防堵社區感染,並建立了嚴格的分類制度來保護醫護人員。但是,能阻止新冠病毒的擴散不僅因政府的篩檢與追蹤。
南韓的公民社會,包括非政府組織和工會,都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些組織密切關注局勢、協助追究當局的責任並向弱勢的社會群體伸出援手。
政府緊密的協調,將公有科技技術轉移向私有製造商,購入了高質量的診斷工具,並迅速建立了大規模的篩檢系統。其中,公共衛生中心扮演了關鍵的角色。這些早期的干預有發揮成效:南韓現在擁有600餘篩檢站,包括80個得來速(drive-through)檢疫站,每天總共能測試2萬人。
此外,出現可疑新冠肺炎症狀和病例接觸史的人士,均可免費進行篩檢。
每次診斷出新的病例時,地方政府會追蹤該病例的接觸者並進行隔離,同時公開病例的個人旅遊史以通知附近的居民他們可能有接觸病毒。這有助於阻止群聚感染。
此外,醫院的分類系統有助於防止重症患者輕易的感染醫護人員和其他病患。
政府利用手機的衛星定位數據、信用卡交易記錄和道路監視器影像進行接觸者的追蹤,雖然在南韓使用這種個人數據是合法的,而且可以有效地對抗疫情,但它也引起了人們對隱私權極大的擔憂。
在過去的2個月中,部分病例的詳細旅遊史被公開後遭受抨擊。
民眾認爲他們好似不顧後果地將社會暴露在感染的風險中。南韓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和倡議組織呼籲,國家應當在保護大眾和尊重個人權利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這個議題至今持續討論中。
工會、非政府組織和大眾也協助促使政府保護弱勢的民眾、尊重其基本人權,並消除因社交隔離而被突顯根深柢固的社會不平等。
舉例來說,許多低薪工人無法遠距工作、放有薪假來養活自己和家人,首爾西南有個客服中心,工作人員被擠在一個密不通風的小辦公室中,後來成為南韓最大型的群聚感染案例之一。
另外,由於網購訂單大量增加,一名送貨員工作時精疲力盡而昏倒、喪命,工會根據成員報告向民眾、決策者通報此類問題,並倡導提高就業安全性、有薪病假以及適當防護用具(包括口罩)等。
同樣的,長期因資金不足所苦的公立醫院率先為湧入的病患提供病床,南韓私立醫院的床位佔全國的9成,新冠肺炎危機卻突顯了這些醫院品質多麽不足,疫情襲來時,私立醫院既缺少相關設備又沒有隔離設施,因為它們在普通時候並未盈利。
這已促使公民團體要求南韓政府擴大國家公共衛生保健系統。
此外,非政府組織與當地的服務業密切合作,填補了政府在照護人民的缺失,非政府組織密切關注支援性住宅、無家者的收容所以及居住在家的弱勢群體,同時確保這些人群得到適當的關懷。
各社區的志工也提供協助,在地方政府不足之處提供支持,移民、難民通常是種族歧視和反移民言論針對的對象,最後,政府也回應了民間社會組織的要求,為移民和難民提供篩檢和治療。
例如司法部在3月初宣布,非法移民可進行新冠病毒的篩檢,不用擔心會被驅逐出境,南韓政府也利用多國語言發布了此項消息。另外,與南韓移民社區合作的非政府組織也在幫助這些群體,協助傳播有關醫療資源和有薪假的重要訊息。
隨著各國政府逐漸以作戰的心態對抗疫情,民間團體必須阻止決策者以進一步加劇不平等、或邊緣化弱勢群體的方式做出回應。
上述行動是南韓成功的關鍵之一,這些力量也可以協助其他國家參考,戰勝疫情。
(翻譯:陳悅翔,責任編輯:簡嘉宏)
(原標題為《How South Korea Stopped COVID-19 Earl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