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大逃跑視角:外國公司問責法案 引爆中國企業在美下市

魏尚進(Shang-Jin Wei)    2020年06月13日 07:00:00



 



 




魏尚進



 



● 亞洲開發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金融與經濟學教授




 



 



2020年5月20日,美國聯邦參議院一致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此法已轉呈聯邦眾議院審議,預計將獲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頒佈。



 



此法要求所有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都必須接受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的審計監督,其中不合規者有可能在3年後強迫下市,也因此,引發了所有中國企業都將撤出美國交易所的傳言。



 



部分觀察家可能會質疑此一立法的合理性,理由是它可能損害美國家庭儲蓄回報、金融部門利潤、以及美國證券交易所的全球競爭力,儘管這些擔憂都不無道理,但美國將中國企業下市的威脅卻有可能獲取比風險更大的回報,不僅會帶來更可靠的資訊披露,甚至可能出乎意料地吸引更多中國高品質私營企業赴美上市。



 



對資訊的如實披露、以及對違規行為的嚴厲懲罰。都是健全的資本市場治理的基石。



 



美國對所有尋求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都執行同樣的標準,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的監督則是執行這些規則的關鍵要素,當一個上市公司的資訊披露出現可疑之處時,委員會保留根據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審閱會計文件的權利。



 



一旦發現缺陷,審計事務所必須對其報告進行修訂,同時採取措施改進程序和操作,這也增強了投資者對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的信心。



 



但是《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並不適用於其他國家,其中部分國家的法律法規甚至禁止本地審計事務所將會計檔移交給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這類外國監管機構。



 



中國就是這些國家之一,比利時和法國也會阻撓委員會對本國審計事務所實施審計,委員會則希望透過談判來解決這類檔調閱問題。



 



目前大約有150家總部設立在中國或主要在中國運營的企業在美上市。



 



其中少數為國有資本控股企業,包括中國人壽、中石油、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東方航空,另外約90%為私營企業,涵蓋阿里巴巴、百度、嗶哩嗶哩(Bilibili),京東和攜程旅行網(Ctrip)等充滿活力的高利潤企業。



 



過去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可能曾試圖與中國當局談判,藉以獲取中國審計師的審計材料,但迫使中國給予這種准入,在當時並非政策優先事項,因為美國證券交易所、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企業都希望能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越多越好。



 



畢竟中國企業在過去15年中佔據了全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舞臺,美國證券交易所一直在與倫敦、新加坡、香港、上海和深圳的證券交易所激烈競爭。



 



隨著總部設在美國的企業IPO數量逐步下降(從1990年代初期的每年約300宗,驟降到近期每年不足100宗),中國企業對美國證券交易所的吸引力也日漸增加。



 



同樣,協助企業上市原本對美國投資銀行來說就是一筆利潤豐厚的業務,讓這些股票在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也會給銀行帶來主場優勢。



 



事實上,美國投資銀行的甜言蜜語是許多中國公司首先選擇在美上市的主要原因,就本身而言,資產管理企業(或其客戶)也更喜歡(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受委託)持有在美國上市的股票。



 



雖然部分人覺得讓中國企業下市會降低美國實體的利潤或全球競爭力,但對美國投資者利益的潛在影響其實沒那麼明顯,一方面,剔除那些實施會計欺詐的企業顯然對美國投資者有利,另一方面,會計欺詐行為比較少見,許多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為投資者提供的持續(有時甚至高於市場的)回報往往會壓倒出現會計欺詐的風險。



 



因此,中國企業下市也許意味著美國投資者將錯過部分優質投資機會。



 



此外,委員會的監督也不是發現會計問題的唯一方法。



 



許多賣空機構專門研究和發現虛增利潤或假冒成長數字,有時,甚至比委員會更全面且更具創造力,比如,賣空機構研究公司最近就透過派遣人員進店調查的方式,揭發了中國在美上市企業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的會計欺詐行為。



 



瑞幸咖啡的領導層現正在中國和美國接受刑事調查。



 



鑒於美國有個充滿活力的賣空行業促使上市公司遵紀守法,因此,也可以理解部分觀察家為何會反對強行無序的下市,因為可能為美國上市企業股票持有者造成巨大損失。



 



但這一舉措並非只有無所作為和將所有中國公司下市兩個選項,這部新法律更可能產生的結果是:加強委員會與外國政府的談判地位。



 



由於許多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都是中國經濟中充滿活力的組成部分,因此不應忽視中國監管機構將在未來3年內的時間(根據該法律首次實施下市前)接受美國同行相關會計檔要求的可能性。



 



中國可能將國有控股企業撤出美國證券市場,但許多私營企業可能會留下來,更妥善的做法是,在於可能會有更多中國企業選擇赴美上市,展現財務資訊披露的可信度。



 



赴美上市一直吸引著那些尋求知名度、外幣融資的企業,新法律也不會影響這一點。



 



透過提高人們對財務披露可信度的感覺,上市公司可以要求更高的股價從而降低其資本成本,這種情況下,美國投資者、金融機構和中國私營企業都會從中受益。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merica’s Delisting Threat Could Pay Off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