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對手視角:拜登和習近平都面臨選擇 伸出橄欖枝的兩難

裴敏欣(Minxin Pei)    2021年02月09日 07:00:00



 




裴敏欣



● 華裔美國政治學家,專長中國政治經濟、中美關係



● 美國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政府學教授



● 著有《出賣中國:權貴資本主義的起源與共產黨的潰敗》(China’s Crony Capitalism)




 



我不知道美國總統拜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他們的外交政策顧問們是否讀過阿克塞爾羅(Robert Axelrod)關於國際關係的經典著作《合作的進化》,但他們很有必要留意阿克塞爾羅德關於各國如何從合作和懲罰作弊行為中獲益的核心見解。



 



通過無數次的模擬,阿克塞爾羅(現為密西根大學名譽教授)發現,對於民族國家這類行動方來說最有利的長期戰略是先尋求合作,然後再針對對方的回應實施相應舉措。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國家先拿出善意的姿態,然後再對對方的後續舉動做出類似回應,那麼對這個國家的長遠發展是有利的。



 



這一見解尤其適用於當前的中美僵局。儘管拜登和習近平都知道自己的國家正處於暫時看不到盡頭的地緣政治競爭中,但他們也希望在周圍設置防護欄以避免一些潛在的大災難,比如失控的軍備競賽或直接軍事衝突。



 



無可否認,在短期內兩國領導人案頭都有比緩和雙邊緊張關係更為緊迫的事情要做。拜登需要修復川普4年總統任期對美國民主和社會造成的破壞,而習近平則計畫調整中國經濟的方向以減少與美國「脫鉤」所產生的衝擊。



 



但拜登和習近平似乎都面臨著同樣的兩難選擇:是否應該率先伸出橄欖枝以期在短期內穩定雙邊關係,並以此在雙邊競爭中獲得持久的戰略優勢。



 



如果拜登想撤銷川普的對中政策(比如對中國科技企業的關稅和制裁),那麼他必將在華盛頓遭遇來自兩黨的強烈反對。而儘管習近平可能更渴望終結中美關係的自由落體狀態,但他一直不願意採取任何實質性舉措來展示善意。相反中國今年加大了對香港的打壓力度,中國軍方也持續在對臺灣進行恐嚇和騷擾。



 



倘若拜登和習近平都不願冒著丟失任何政治資本的風險去邁出第一步,那麼中美關係極有可能進一步惡化。在國家安全方面兩國軍隊都在忙於準備對峙,形成了一個威懾與反威懾的危險態勢。



 



而在外交方面,拜登很快就會嘗試動員其民主國家盟友去與中國對抗,習近平則於最近在本年度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的講話中不點名地譴責了這一舉措。經濟緊張局勢也可能升級,因為中國似乎不太可能達到習近平政府一年前在與川普政府的「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中所訂立的美國產品增加採購目標。與此同時香港和新疆大多信奉伊斯蘭教的維吾爾少數民族的人權依舊遭受著侵犯,這將刺激華盛頓要求對中國政治領導人和經濟實體實施更多制裁。



 



防止中美關係新一輪惡化的唯一辦法就是拜登或習近平率先拿出具體措施表達合作意願,然後嚴格遵守對等原則。走出第一步的成本可能不大,但卻可能獲取遠超於此的長期潛在回報。



 



雖然兩國仍將是戰略競爭對手,但它們的競爭將建立在更穩定的預期和相互接受的規則基礎上,並可能在一些共同關心的領域——特別是氣候變化領域——開展合作。而最重要的是緊張局勢的緩和將降低災難性軍事衝突的風險。



 



如果美國和中國領導人認為阿克塞爾羅的見解足夠令人信服並可以轉化為實際的政策,那麼他們的下一個挑戰就是在不確定對方將如何應對的情況下拿出什麼樣的第一步行動。



 



鑒於執政基礎更為深厚的習近平似乎擁有比拜登更大的迴旋餘地,他也更有條件去掌握主動。此外他還有多種選項可以用來展示善意——並很可能引發美國的積極回應——而不至於冒太大的政治風險。



 



舉個例子,中國可以立即撤銷因去年美國對中國國營媒體駐美記者施加限制而對美國媒體駐華記者下達的驅逐出境令,另一種可能則是撤銷對1月初在香港被捕的53名民運人士的起訴。



 



以健康狀況不佳為由——或者按照這些人已經完成了「教育培訓」的官方留置說法——釋放相當數量被無理拘留的維吾爾人可以表現習近平在處理這一可謂最棘手雙邊問題時的務實態度。同樣,暫停中國戰機對臺灣防空識別區的挑釁性入侵既有助於減少兩岸爆發意外衝突的風險,也有利於化解與美國的緊張關係。



 



雖然我們不知道拜登是否會對這些姿態做出積極回應,但習近平應該嘗試一下。中國幾乎沒有什麼損失,但卻可能會有很多收穫。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Biden, Xi,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