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哈瑪斯視角:以色列對加薩的空襲 效率高到殘忍的地步

班阿米(Shlomo Ben-Ami)    2021年05月21日 07:00:00



 




班阿米



● 台拉維夫大學歷史學教授



● 曾任以色列外長(2000.11 – 2001.03)



● 著有《戰痕、傷口與和平》




 



以色列邊界內外突發的戰爭震撼了這個得意自滿的國家。巴勒斯坦問題在納坦雅胡的12年總理任期內被泯沒遺忘了。不久前《亞伯拉罕協定》的簽定,使以色列與其他四個阿拉伯國家的外交關係確立,這似乎更進一步地削弱了巴勒斯坦的大業。而現在重回檯面,準備復仇。



 



雖然單一事件就有可能觸發戰爭,但其真正原因總是埋得更深。這次,在東耶路撒冷謝赫賈拉 (Sheikh Jarrah) 附近偏袒以色列主義份子驅逐巴勒斯坦人成為導火線,觸動了所有以巴衝突的敏感神經。以色列佔領東耶路撒冷,同時控制阿克薩清真寺的出入近乎羞辱,而1948年還有以色列建國時導致70萬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永不可抹滅的災難日 (Nakba) 記憶,再加上以色列國內的阿拉伯少數民族不滿的情緒,凡此種種,都助長了當前事件的爆發。



 



謝赫賈拉引發爭議的房地產確實有可能在1948年以前曾屬於某個猶太家族。但巴勒斯坦人將此事件視為以色列不遺餘力地要「猶太化」耶路撒冷的一部分,認為此事件不公不義地令人震驚,因為以色列的國土本就有一部分是建立在巴勒斯坦難民所遺棄的房產之上。猶太人有權收回他們在以色列建國以前他們所擁有的土地,但巴勒斯坦人卻沒有同等待遇。那些在謝赫賈拉面臨搬遷的人無法收回他們在海法 (Haifa) 和賈法 (Jaffa) 也曾擁有的家。



 



從表面上來看,最新的暴力升級遵循了所有種族戰爭的模式。守著齋戒月的穆斯林大喊民族主義的口號,與高喊著「阿拉伯人去死」的以色列右翼團體爆發衝突。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日傲慢地高舉他們的國旗遊行,以示以色列於1967年佔領了東耶路撒冷及西元705年完工的聖殿山,也就是聖經第二聖殿遺址以及阿克薩清真寺的所在地。阿克薩清真寺內外的戰役爆發,寺內的朝聖者朝以色列警察丟石頭,以色列警察則發射橡膠子彈及其他鎮爆彈作為回擊,傷者達數百人。



 



但這些年輕的阿拉伯抗議人士是可以宣告勝利的,因為他們迫使以色列最高法院延遲裁決謝赫賈拉驅逐令。他們還迫使警察改變耶路撒冷日遊行的路線,使路線遠離耶路撒冷舊城的穆斯林區。



 



衝突的爆發必須回到1967年的以色列,當時伊斯蘭主義組織在以色列煽動當地的阿拉伯裔年輕人。猶太阿拉伯融合的城市如阿克爾 (Acre)、拉姆拉 (Ramla)、賈法及洛德 (Lod) 理應是兩族共存的典範,卻爆發了失控的暴力和破壞。當時的洛德市基本上被阿拉伯年輕人的幫派給掌控了。猶太居民表示,這是一場大規模的屠殺。一位猶太老太太談起往事,說那令她想起「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 德語,指納粹於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襲擊德國境內猶太人的事件)。而洛德市的市長也做了相同的比喻。



 



但是,耶路撒冷現在已逐漸變成了衝突的試煉場。它為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 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證明在所有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Palestinian National Authority) 與以色列勾結者中,自己所佔的主導地位,同時也掃除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 (Mahmoud Abbas) 如風中殘燭的政權。阿巴斯才剛在以色列的施壓下取消了立法選舉,原因是擔心自2006年以來一直統治著加薩地區的哈瑪斯將獲得勝利而將其控制權擴張到西岸。



 



阿巴斯將這個決定包裝成對以色列拒讓巴勒斯坦人參加選舉的抗議。但事實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在東耶路撒冷的地位已不復存在,而這個真空則由幾乎世俗的巴勒斯坦年輕世代填補,結果是聖殿山(穆斯林心中的崇高聖地)變成了他們對以色列佔領當地的抗議象徵。



 



在近來爆發的暴力衝突中,哈瑪斯將所有要獲得巴勒斯坦民族運動主導地位所需的要素連成一線。哈瑪斯將自己定位為耶路撒冷和阿克薩的守護者,是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猶太佔領者之間民族與宗教鬥爭的先鋒,並且還替以色列境內阿拉伯少數民族發聲。



 



這次以色列人與他們那得意自滿的政府簡直措手不及。哈瑪斯在以色列城市發動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飛彈襲擊。他們甚至在耶路撒冷及特拉維夫發動導彈齊射,導致以色列一半的人口都必須往收容所避難。以色列人只想知道,他們脆弱的國家前線將如何抵擋與真主黨的戰爭,該黨是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勢力橫跨黎巴嫩南部邊界。真主黨擁有15萬枚飛彈的武力,其殺傷力比哈瑪斯高出數倍以上。



 



哈瑪斯願意付出高昂的代價證明自己是對的。以色列對加薩懲罰性質的空襲極具毀滅性,此次襲擊瞄準的對象是哈瑪斯的軍事指揮官,效率高到殘忍的地步。但是,哈瑪斯也知道,在這個時代不對稱的戰爭中,擁有200萬民兵隱藏在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能使組織實際上得以立於不敗之地。哈瑪斯還知道,戰爭在整個地區造成的巨大影響也會迫使埃及以及哈瑪斯背後的贊助國卡達等鄰國介入調停。



 



哈瑪斯將接著從加薩地區的一片狼籍中獲得勝利,但這個勝利的取得並不一定是戰場上的勝利,而是在人民心目中取得勝利。到時候,哈瑪斯將真正實現它的目標:使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聲譽盡失,從而加強自己作為耶路撒冷伊斯蘭聖地最高保護者的威信。



 



矛盾的是,納坦雅胡並沒有興趣要消滅哈瑪斯。事實恰好相反:他與哈瑪斯共同達成了反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非正式協議:一直以來,納坦雅胡當局都竭盡所能地要削弱並且羞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哈瑪斯在加薩建立伊斯蘭國,讓納坦雅胡有了完美的解套藉口拒絕和平談判及兩國方案。納坦雅胡甚至還允許卡達金援哈瑪斯黨員來維持加薩運轉。



 



而以色列當然也無法宣告勝利。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在以色列境內脆弱的共存關係已經動搖了。以色列人之間普邊存在的共識是,巴勒斯坦民族主義既已潰敗,所以也不需要再用政治來解決衝突。這樣的共識已灰飛煙滅。現在即使暴力衝突再升級,雙方也都已經清楚地知道,戰爭與勝利的光榮時代已經結束了。



 



(翻譯:許文婕,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End of Israel’s Illusion》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