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比(Kristie L. Ebi)
●華盛頓大學全球衛生與環境職業健康科學教授
雖然事前做好預防幾乎能避免所有與高溫有關的死亡,但熱浪每年仍在世界各地奪走數千條人命。在這關鍵時刻,極端熱浪席捲印度和巴基斯坦,影響了大約十億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的主要作者辛赫告誡,這一波熱浪「正在考驗人類生存能力的極限」。今年4月,印度西北部和中部的平均最高溫度創下122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高溫熱浪不只是南亞的問題。近年來,類似的極端氣候情況也出現在美國、澳洲、歐洲、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以及日本,造成數千起緊急送醫事件和死亡案例。極端高溫也與以下事件有所關聯:早產兒、新生兒體重過輕以及死胎數量增加、勞動生產力下降、不明慢性腎臟病比率提高、自殺數上升。
因此,極端高溫是「波及整個社會」的問題,不僅對人類健康產生傷害,也會危害基礎建設、作物收成和家禽的存活,進而威脅到生計並衝擊糧食安全。2021年籠罩太平洋西北部和加拿大西部的熱穹現象就是最好的例子。
倘若沒有氣候變遷,熱穹幾乎不可能發生。當時,氣溫比歷史紀錄高出5℃左右,造成逾1千人死亡、因高溫送醫的人數增加69倍。小麥及櫻桃的收穫量暴跌,數以百萬計的貽貝、蛤蜊和牡蠣在海洋棲息地直接被「煮熟」,危害了糧食安全以及原住民和低收入戶的生計。
已經有近四成與高溫有關的死亡歸咎於氣候變遷。氣候變遷預計會提高熱浪的頻率、強度與持續時間,額外保護措施的需求只會變得更加迫切。若沒有立即投注大量心力提高社區及醫療體系的彈性,高溫致死案例將會增加。
要讓人們保持涼爽並減少送醫和死亡,就必須要有溝通完善、具有科學基礎的行動計畫。除了預警回報系統,暖化星球上的生命還需要更加長遠的規劃。這意味著要提供更多的空間給水道和綠地,改變建築材料,以及重視讓人們消暑的方法,而不是將重點擺在周遭的環境。
預警回報系統所需要的不只認定熱浪生成的單一指標。具有效用的系統應該要包含各式合作,以確保相關作業能夠承擔一地的量能與限制。衛生部門必須要與其他部門緊密合作,其對象涵蓋水文氣象系統、警消部門、緊急服務機構、長照機構以及為弱勢人口(例如65歲以上的成年人)和邊緣群體發聲的單位。
資源不該是障礙。有效的預警系統早已存在世界各地,包括印度阿默達巴德市等資源匱乏的地區。此外,「全球熱與健康資訊網絡」等組織正針對各國各地區的經驗與最合適的應對辦法,搜集並分享相關的資訊。隨著熱浪變得更加頻繁、嚴重,對於額外指引的需求也在同時間快速增加。
然而,當今的預警系統大多沒有明確考量到氣候變化的風險。若要更切合現在的氣候模式,規劃者應該納入時間軸,觀察夏季開始和結束時的變化,並且發展區域合作,以確保訊息的傳遞與接收一致。多層次的預警系統也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些系統採用多種指標,像是把在地特別弱勢的人口資訊結合到溫度判讀當中。
舉例來說,第一波警訊會在熱浪高峰的幾天前發布,以警告可能面臨風險的族群,例如老年人、幼童以及孕婦。第二波警訊則在氣溫微升時發布,提醒戶外工作者和參與運動或相關活動的人多加警惕。第三波警訊會在溫度達到熱浪門檻時發送給所有大眾。這些警訊必須搭配上有效的傳達,這樣一來,人們才會有動力採取適當的措施來保持涼爽。
即便是經過改良,預警系統也應該要再進行壓力測試,確認它們面臨歷史高溫時的穩固性,透過分析現有資料來找出弱點。而壓力測試不該只考量到熱浪,也要評估複合型的風險,像是嚴重事件接踵而來的情境:熱浪結合森林大火,或是熱浪與新冠疫情同時爆發,就像太平洋西北部在2021年的處境。脆弱度地圖可以作為有效的工具,幫助決策者找出最需要介入支援的地區,保護人類的健康和福祉。
越來越熱的未來需要緊急且立即的投資,善加運用從現有高溫調適計畫學到的最佳辦法與教訓。成熟的模型需要進一步升級,以提高彈性和永續性。若做好充足的準備,我們就有機會在前所未有的高溫下存活下來。
(翻譯:張子昂,責任編輯:楊淑華)
(原標題為《Surviving a Future of Extreme Heat》 ,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