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柏
●沃旭能源(Ørsted)執行長
世界各地都充斥著淨零排放目標。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城市和企業都宣佈將調整自身成長戰略以配合巴黎氣候協定中關於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不高於工業化前水準1.5攝氏度以內的目標。截止2021年底已經有約90%的全球GDP被某種類型的淨零排放承諾所覆蓋,其中包括680多家全球最大型企業所做出的承諾。
但在這些層出不窮的新承諾下,企業的實際行動卻有所停滯落後,因為我們長期以來對企業淨零排放戰略的內容缺乏一致且基於科學的理解。太多的企業淨零排放承諾未能正確涵蓋所有相關溫室氣體。許多企業還缺乏一個明確的本世紀中葉目標期限,沒有覆蓋其產品的整個價值鏈,也未能展現出在2030年前大幅減排的緊迫性。更糟糕的是,許多國家仍然過於依賴購買其他地方減排和脫碳項目所產生的額度來抵消自身排放。
無怪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會認為「在減排和淨零目標方面存在著可信度缺失和過度混亂的情況」。所幸隨著基於科學的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的企業淨零排放標準的近日推出,我們如今有了一個框架去體現企業應如何使自身氣候計畫與科學相契合。
新標準表明實現減排目標沒有捷徑可走。一個可信的淨零目標應當覆蓋所有相關溫室氣體並涵蓋企業的整個價值鏈,還必須致力於在2030年前將排放量減少一半以在2050年或更早前實現淨零排放。最重要的是一個企業的計畫必須首先減少90~95%的排放量,然後才能利用抵消額度來「淨」化餘下部分,最終實現零排放。
減少企業的額度差意味著那個眾多企業直接利用額度來抵消排放以延長自身污染操作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私營部門現在有機會也有義務讓自身與科學接軌。在認識到這一點後,我們沃旭公司去年在基於科學的目標倡議的新標準下率先推出了一個長期去碳化計畫,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經過驗證且基於科學的淨零目標的能源企業。
我們已經從這個過程中吸取了大量寶貴經驗,包括需要繪製能源生產和運營、電力購買以及上游供應鏈和下游產品使用的全套排放圖。只有通過適當的測繪,我們才能定義並處理整個價值鏈的排放熱點問題。事實證明傾聽我們的戰略供應商的意見也很關鍵,這讓我們也可以瞭解到它們自身的去碳化痛點並攜手予以緩解。
另一個重要的教訓是企業必須從自身隊伍中發展和利用正確的技能。鑒於淨零排放轉型對不同業務領域的廣泛影響,妥善管理它需要各種知識和技能。雖然我們已經知道自身去碳化軌跡的方向和目的,但也意識到在實現它們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未知之處。在試行去碳化道路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基於科學的目標倡議所給予的指導和標準是至關重要的。
這些經驗可能並不適用於所有企業,但可信的企業氣候行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基於同樣的基礎——各類綠色能源解決方案。由於超過70%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於能源部門,快速過渡到可再生能源就是全球去碳化的關鍵。作為主要能源消費者,企業可以通過部署或購買綠色能源(包括通過可再生電力購買協議)去做出重大貢獻。它們還可以採取直接行動去在自身所有業務和整個供應鏈中減少排放。
這對企業來說堪稱一大契機,也是沃旭能源為何將在2023年底前完全淘汰煤炭發電的原因。通過繼續擴大自身可再生能源組合和減少直接碳排放,我們將在2025年之前實現碳強度至少減少98%(相對2006年水準),並在同年實現自身能源生產和運營的碳中和。為了解決我們價值鏈中的上游下游排放問題,我們將逐步淘汰天然氣銷售,減少風力渦輪機基架中的鋼材和海上物流航運燃料的排放。通過這些全面去碳化努力再加上餘下不到10%排放量的抵消額,我們就可以在2040年實現整個價值鏈的淨零排放。
然而,政府需要發出信號去在更大範圍內強化可信的企業氣候行動。各國的現行政策可能導致我們在本世紀末出現2.7攝氏度的升溫,這是不可以接受的。各國的氣候承諾(國家自主貢獻)都必須在今年晚些時候於埃及沙姆沙伊赫(Sharm el-Sheikh,位於埃及西奈半島)舉行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之前加碼,因為更強有力的國家承諾至少可以通過消除一些政策不確定性來與私營部門形成一個積極反饋回路。
但政府也可以拿出其他舉措來支援企業的氣候努力。關鍵的第一步是設定更高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和建立更透明的市場框架以加速可再生能源的部署。政府也可以推出更有約束力的排放資訊披露規定以便投資者能夠正確評估企業的氣候風險並追求全價值鏈去碳化。應對氣候變化的真正進展需要真正的透明度。
此外佔據了全球13~20%GDP的政府採購也可以成為加速減排的有力工具。這在能源部門尤其如此。通過在公共招標中納入氣候標準,政府可以打造強有力的激勵措施去使企業走上有意義的去碳化道路。
2021年在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賦予了我們一個明確的使命:使淨零排放目標與最終目的相契合。隨著2022年的到來,企業有了一個新契機去建立自身氣候可信度,這正是科學所要求的——也是我們的最終底線。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原標題為《Net Zero Must Mean Busines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