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勒尼
• 印度前國安會顧問
• 現職為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
• 主要研究領域為亞洲政經局勢
•著有9本專書,包括《亞洲神力:中國、日本與印度的崛起》、《水資源、和平與戰爭:面對全球水危機》等
無論是底格里斯河(Tigris)、印度河(Indus),還是長江、尼羅河(Nile),河流對於人類文明的興起至關重要。幾千年後,成千上萬的人仍然依靠河流來解渴、種植作物和謀生。
但是,人類正在迅速摧毀地球的河流系統,這嚴重影響了經濟、社會乃至人類的生存。
中國就是一個例子。
中國瘋狂築壩、又過度開發河流,這些舉動正在破壞亞洲環境,破壞森林,破壞生物多樣性,並使水資源緊張。中國於2013年發佈了首次水普查報告,結果顯示,在過去60年中,不包括小溪流的河流數量暴跌了一半以上,共損失了2萬7000多條河流。
自那時起,情況一直在惡化。
湄公河(Mekong River)的水位始終處於歷史的低位,這主要是由於在河流分流進入東南亞前,中國在青藏高原邊界附近修建了一系列大型水壩,青藏高原正是亞洲大多數主要河流的起點,中國則利用了這一點,尤其是在對下游國家的影響力方面。
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壩建設者,但並非孤例。
從亞洲到拉丁美洲,其他國家也一直在利用河流發電,抽河水灌溉,也是河流水資源緊張的主要原因。實際上,農作物和牲畜的生產吸收了世界近3/4的淡水資源,同時又產生了徑流,徑流再加上工業廢物和污水排放,嚴重污染了這些資源。
總體而言,世界上將近2/3的長河已被改造,世界上最長的部分河道(包括尼羅河和巴西大河(Rio Grande))已被認定為瀕臨滅絕,在長度仍超過1000公里(620英里)仍能從山區水源自由流向大海的21條河流中,大多數位於北極偏遠地區以及亞馬遜河和剛果盆地,那裡要用水力發電尚無經濟效益。
這些趨勢使水資源緊張,破壞生態系統並威脅人類健康。
例如,上游的大量改道將科羅拉多河和印度河的三角洲變成了鹽沼,此外,較低的河流水位阻礙了年度洪水周期,在熱帶地區,該周期有助於利用營養豐富的沉積物自然使農田肥沃,在降雨量低於平均水準的時期,許多河流在到達海洋之前逐漸變得乾涸。即使到達海洋,這些河流中沉積的營養物質和礦物質也更少,而這些物質對海洋生物至關重要。
在全球範圍內,自1970年代中期以來,水生生態系統已喪失了一半的生物多樣性,並且在20世紀,大約一半的濕地被破壞。聯合國最近的一項研究警告說,多達數十萬種動植物正面臨滅絕的威脅,其中許多在幾十年內就將滅絕。
破壞河流也影響了人類健康。
在中亞,由於前蘇聯引進了棉花種植,從鹹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Amu Darya)和錫爾河(Syr Darya)河中抽取了水,鹹海幾乎在不到40年的時間內就乾涸了。如今,從裸露的海底吹來的顆粒富含鹽和農藥殘留,不僅殺死了農作物,也使當地人患上各類疾病,包括腎臟疾病和癌症。
自由流動的河流通過將腐爛的有機物質和侵蝕的岩石運到海洋,在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方面起著關鍵作用。
每年,這一過程從空氣中吸收約2億噸碳。
簡而言之,保護我們河流的理由再有力不過了,然而,儘管世界各國領導人通常願意口頭上說一說加強河流保護的必要性,但他們的言論很少轉為行動,相反,在某些國家,法規正在開倒車。
在美國,幾乎一半的河流和小溪被認為生物狀況很差。然而,去年10月,特朗普總統的政府廢除了前任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提出的「美國水域(Waters of the US)」法規,該法旨在限制對溪流、濕地和其他水域的污染。
1月,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以弱得多的版本取代了該規則,稱為「可航行水域保護規則」。
同樣,在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以經濟增長的名義放寬了環境規定,犧牲了亞馬遜河,就流量而言,亞馬遜河是世上最大的河流,流量超過其他全球十大河流之總和。
巴西的亞馬遜流域已失去了相當於覆蓋整個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的森林面積,剛果是全球面積第11大的國家。
絕大多數跨國流域缺乏分水或合作管理的安排,更加速了這種破壞,許多國家在進行項目時並未考慮其鄰居或者環境影響。
保護相對未受破壞的河流系統(例如阿莫爾河、剛果河和薩爾溫江河)的一種方法是擴大1972年《世界遺產公約》(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的執行範圍,並將這些河流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一起列入《世界遺產名錄》(World Heritage Sites)。
這與澳洲、孟加拉、哥倫比亞、印度和紐西蘭等部分國家最近為賦予河流和流域合法權利而作出的努力一致,但是,要使這些舉措奏效,必須要有效的執行。
至於已經被破壞的河流,必須採取行動將其恢復。
這包括用再生廢水人工補充河流和地下水、清理污染;使河流與洪泛區重新連接;拆除過多或無用的水壩;並保護淡水生態系統物種。
污染、築壩和改道使世界河流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國際合作可以拯救這些河流,但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無所作為的後果。
(原標題為《Preventing the Death of the World’s River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