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札薇
• UN婦女研究部主管
若武漢肺炎(COVID-19)教會了人們一件事,那就是其實與身邊最脆弱的人休戚與共。那些不願自我隔離或接受治療的人,不但危及自己的生命,也波及到他人的性命。
若一個國家無法阻擋病毒,其他國家也會連帶受到感染,甚至是二度感染。然而,世界各地的社會保障系統,在保障弱勢群體的生命和生計這方面,全然潰敗。
全球近40%的人口沒有醫療保險或國家健保。
每年,約有8億的人花費至少10%的家庭支出預算在醫療保健,1億人因為醫療支出而陷入貧困,這也代表許多人在生病時根本無法尋求治療,即使他們是感染高度傳染性疾病,如武漢肺炎。
使問題更加複雜的是,絕大多數的工人沒有經濟餘裕請病假或應付緊急狀況由於不到 2/3的國家提供疾病津貼的社會保險及(或)社會援助計畫,病人往往被迫在危害個人、公共衛生安全與支付帳單間做出選擇。
不意外地,儘管失業救濟制度,在支持家庭收入和穩定總需求方面扮演關鍵,仍是十分缺乏。
在疫區國家中,依賴供應商或因封鎖和其他管制措施而需求減少的企業,壓力如山大,數十萬的工作處在危險中。然而,全球卻僅1/5失業者可仰賴失業救濟金。
實際上,目前全球55%的人口(大約40億人),沒也受惠於任何的社會保護制度。
許多國家依賴市場導向的解決辦法(只有部分國家負擔得起)來填補這些空白,正如武漢肺炎清楚昭示的,它不但傷害了最貧窮及脆弱的族群,也威脅到全體社會和整個國際社會的福祉。
世界的領導人們並非第一次注意到這件事。
在前一次的全球災難(2008年金融危機)中,國際社會便一致通過了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第202條的社會保障門檻建議(Social Protection Floors Recommendation),從而承諾建立全面性社會保障的最低限度。
2015年,世界各國領導人在同意《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時,又邁出了充滿希望的一步。
許多永續發展目標都推展了社會保障的必要性。
例如,目標3.8旨在「達成全民健康覆蓋,包括財務風險保護,取得優質基本保健服務;且獲得安全、有效、有品質和負擔得起的基本藥物和各項疫苗。」目標10.4則是呼籲各國「採取適當政策,特別是財政、工資和社會保護政策,以逐步實現更大幅度的平等。」
但是,從武漢肺炎的危機來看,人類的進展還不夠。
如果這個流行病帶來一線希望,那希望它能刺激政府擴大人民獲得保健服務、疾病津貼和失業救濟的機會。畢竟,有證據顯示,比起其他措施(例如,高收入者減稅、擴大首購族的信貸額度、以及一些公司稅收規定),此類支出對經濟有更高的正面乘數效應。
當然,還有如何支付這些津貼的問題。
ILO估計,對於發展中的經濟體來說,實施適當的社會保障制度所產生的資金缺口,相當於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6%。對於低收入國家來說,資金缺口更高達5.6%,這些國家應該沒有足夠的財力自行吸收這些成本。
然而,人們現處的世界是空前富裕。
無論流行病是否引起衰退,吾人都可以動用必要的資源,為此,各國應實施公司稅改革,以確保跨國公司都有為國庫共盡心力,累進所得稅、財富稅、以及減少非法資金流動,都能夠發揮作用。
但是,這些措施都需要時間才能產生效果,而隨著這次的流行病已經擾亂了經濟活動,並且大幅削減收入與需求,速度至關緊要。近期而言,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都需要更彈性的赤字融通及減讓性國際借款(concessional international borrowing),以支持投資社會保障制度。
許多國家已增加支出,尤其是依靠社會捐助或稅收支撐健保體系的國家,以確保在武漢肺炎肆虐之際,人民能得到必要的醫療服務,其中包含將整合性預防、檢驗、及治療納入福利項目。
舉例而言,南韓透過政府出資的「得來速(drive-through)」檢疫站,每天進行數千次的武漢肺炎檢驗。
此外,一些國家擴大了對於家戶及企業的經濟補助。
法國、香港、愛爾蘭和英國,都給予受隔離或自我隔離的工人疾病津貼,因為需求驟降,德國和荷蘭給予工時縮減的工人部分的失業救濟金。
同樣地,中國、法國、葡萄牙和瑞士都擴大了申請失業救濟金的資格,涵括了因公司勒令歇業而失業的工人,澳洲、中國和葡萄牙則為了弱勢族群,擴大了社會救助的範圍。許多國家,例如中國、法國和泰國,則推遲了社會保障和納稅的繳款期限。
但這些措施都只是起步。各國政府必須趁著此次傳染病的勢頭,以快速發展集體融資、及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唯有如此,人類社會、經濟才能安然度過這次,甚或是日後的危機。
(翻譯:吳思潔,責任編輯:簡嘉宏)
(原標題為《Social Protection Pays Off》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