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賈歐德
●Candriam首席執行官、紐約生命投資國際主席
羅賓斯
●倫敦政經學院格蘭厄姆研究所可持續金融實踐教授
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經濟影響還需要時間才能完整檢視,但有許多損失已經相當明顯。首先顯現的就是此危機對全球勞動力的破壞。氣候變遷也同時威脅著世界上脆弱的勞工,因此強調正義與永續性的全面危機反應是必要的。
數據描繪了殘酷的現況。國際勞工組織警告,非正式經濟體中有16億勞工身處「緊急危難或生計被摧毀」,約佔全球勞動力的一半。非洲聯盟也報告,單單在非洲,包含正式與非正式經濟體,就有近2000萬的工作處於風險中。紐約時報估計,在美國,雖然官方公布的失業率13.3%已超過戰後任何的經濟衰退,實際的失業率已近27%。
很明顯的,政府必須在新冠肺癌的衝擊中採取行動保護勞工。但如果採取的行動已將經濟及勞工放到了比現在的危機更穩定的立足點,政府就應該繼續推動2015年巴黎協定中所制定的目標,包括協定中所提及「公正轉型」的展望。這意味著不止要將發展轉型為永續性,更要在過程中保障勞工的權利及生計。
永續性的發展時常被認為需要犧牲經濟成長及工作機會。在污染性部門的員工擔心氣候轉型不止會造成「擱淺資產」,更會造成「擱淺勞力」,而這樣的擔心或許也有理可據。英國舊礦業城鎮及村莊仍未從二十世紀末煤礦產業的消亡中恢復。
但這樣的結果並非無法避免。國際可再生能源總署預計,只要增加對再生資源的投資,此領域的職業能在2050年在全球達到4200萬個職缺(約為現時職缺數的四倍)。能源效率對策會創造2100萬個額外就業機會,而系統靈活性則能創造另外的1500萬職缺。簡言之,只要對綠色資源有足夠的投資,就會創造足夠的工作機會。
但是要確保這能增加勞工福祉同時需要共同努力保證新的職缺是好的職缺,並促進從其他產業(如石油業)被取代的勞工順利轉型。要達成此目標唯一的方法是採用真正整合性的方法,由政府、公司、工會及所有投資者共同合作,確保氣候倡議把勞工的需求列入考量。
近年來,環境、社會及政府考量開始受企業、投資及政治圈青睞。但時常獨立作業成為主流,採取行動者各自為政,分別對這個長期問題做最低限度的處理。
如此的措施是不夠的。不加強人力資本管理及保障勞工福祉,就如放任氣候變遷加劇自然災害及促成傳染病全球大流行,都會對經濟及其中的工作者造成嚴重的傷害。更廣泛地說,在高失業率、不平等及紛亂中要建立永續性的經濟並使長期投資繼續推動這個循環,是不可能的。
要避免這樣的結果,必須利用利害關係人參與推動公司不只實行公正轉型策略,更要藉由公開揭露增加透明度。超過三分之二由坎德里安(Candriam)(此文主筆者之一的Abou-Jaoudé為該公司的執行長)對於利害關係人參與的倡議,皆是直接針對公正轉型的樑柱:能源轉型、公平工作條件及企業倫理。
除此之外,投資人應該鼓勵企業藉由新世代投資與發行債券等方式,將部分資本用於支持受轉型影響的社群進行革新與多樣化。投資者與公司應該與政府合作以確保公正轉型被作為政策制定的核心,尤其是策劃新冠病毒復甦計畫時,讓刺激資金能夠幫助建造乾淨、包容性的未來經濟。
如同今天般,我們的社會比起任何時候都對可持續性發展都更加投入,包括政府、公共機構、投資人和私人企業。不只是世界各地政府承諾進一步實現聯合國可持續性目標,分布在157個國家超過11000家公司同時也承諾提供支持。
但是這只是第一步,這些角色必須貫徹他們的氣候承諾,以及確保他們的努力提升而不是破壞社會需求。這不僅僅是道德選擇而已,這是最好的方式確保經濟動能。只有將環境和社會需求融入到商業模式和經濟政策當中,我們才能確保長期成長以及繁榮,還有建立我們需要用來對抗未來衝擊的抵抗力。
(譯者:吳宣曄,責任編輯:張育軒)
(原標題為《A Just Post-Pandemic Transition》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