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突發視角:氣候風險是瞬變的 政府與企業急需分析模型



 




孟德



●標準普爾可持續金融組助理主任



 



威爾金斯



●標準普爾管理主任




 



近年來出現的空前高溫和極端天氣事件凸顯了溫室氣體(GHG)排放對全球氣候的巨大影響。此外,這類自然現象造成的損失正在不斷攀升。例如,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五次自然災害就發生在2005年以後,按通貨膨脹調整後計算,造成的經濟損失共計5230億美元。僅去年一年,美國就遭受了22次嚴重自然災害。



 



但是,將氣候變化模型的輸出結果轉化為具體的潛在作用,以及估計氣候危害對於財務表現的重要性,對企業和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挑戰。由於現在迅速採用了基於模型推導出的氣候資料,人們開始擔心在財務決策和資訊披露的過程中會無意間出現對氣候資料的誤用,也擔心出現綠色洗白( greenwashing,虛假的環保宣傳)以及財務報告中出現重大錯報。在公共基礎設施的長期資本投資方面,這些風險尤其成問題,因為公共基礎設施的使用壽命往往長達幾十年。



 



在評估(關於具體資產或資產類別、區域和領域)的精細度(詳細和清晰程度)以及投資期限兩個方面,金融市場參與者對氣候資訊的需求各不相同。但是,如果沒有具體資料來體現企業過去的表現情況,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的措施就很難得到評估。具體資料可能包括企業如何受到洪水等歷史性事件的影響、危害發生的時間和地理規模及其影響,以及企業所做調整的有效性。



 



若要為與氣候有關的風險和機會定價,目前還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辦法,但有些流程具有高度優先地位。例如,標準化可確保對於資料集和分類系統的應用具有一致性質,以幫助避免對氣候變化的不適應;標準化還可減少對氣候模型的產出資料和相關替代物的依賴。與信用風險有關的、針對特定地理區域的標準化資訊揭露也將會把對與氣候有關的風險和機會及其潛在影響進行的類似評估考慮在內。



 



另一種方法----強化的氣候風險分析( climate-risk analytics)----涉及使用針對某個具體實體的資料(包括資產級別的資料和財務資訊)來補充氣候模型的輸出結果。對一個實體的資產有一個清晰的看法,就可以更容易理解氣候變化的實際效應可能產生的財務影響。這種分析還可促進與決策者的對話,以瞭解他們如何看待所面臨的嚴重和長期的氣候風險,以及他們如何管理、監測和減輕這些風險。



 



最後,若使用大量的氣候預測,決策者就能夠考慮更廣泛的可能結果。這有助於他們增強組織韌性,並在風險和機會出現之前對兩者進行識別,從而使他們能夠更有成效地審議可能需要的干預措施。



 



儘管氣候風險分析、與實體的對話以及專家的評判都可以改進分析,但下一代氣候模型需要變得更加精密,以更好地解釋全球變暖的複雜之處。氣候危害不會孤立地發生,其影響也是無差別的。氣候變化的進一步發展可能會產生新的、複雜的相互依存關係和相互作用。而由於現有模型的孤立特性,資料提供者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假設氣候變數之間關係更為複雜的非平衡模型可能是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同樣,綜合評估模型(IAM)提供了將多個模型組合在一起的潛力,以便瞭解連接環境、社會經濟和氣候系統的影響鏈。IAM還可以評估為緩解溫室氣體所做的努力和為適應氣候變化所採取的行動對氣候系統的影響,進而衡量相關戰略的效力。



 



但非均衡模型和IAM並不是萬能之計。例如,IAM無法衡量某些事件(如強烈風暴)造成的經濟損失,也無法計算與氣候變化有關的成本。



 



此外,這些模型通常是根據全球平均溫度的變化進行校準的。這限制了他們對風暴和山洪等極端事件變化的洞察力,而包括保險公司在內的許多金融市場參與者主要擔憂的就是這些極端事件。此外,像IAM這樣的模型本身就很複雜,輸出量大,運作成本高,這意味著當前一代氣候模型面臨的許多挑戰很可能也適用於下一代氣候模型。



 



目前沒有完美的辦法來評估氣候變化的財務影響,但這不應成為無所作為的藉口。強化的氣候風險分析可以更清楚地瞭解全球變暖對企業的影響有多大--或者對其造成的損失有多大。雖然技術將迅速發展,以幫助公司的氣候風險評估,但若要解釋模型的輸出內容並更好的決策過程提供資訊,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分析模型。畢竟,在氣候風險分析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領域,過去只能提供對未來的一個狹隘的、短期的看法。



 



這種方法還將有助於防止意外的後果以及金融市場參與者對氣候模型輸出的濫用,因為金融市場參與者越來越需要公開披露他們在氣候風險下的暴露程度。公司和投資者可以為一系列可能的未來結果做好更好的準備。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New Frontiers in Climate-Risk Analytic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