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自主權視角:在疫情期間 政商應建立「橋接社會資本」

坎培聶拉(Edoardo Campanella)    2021年07月09日 07:00:00



 




坎培聶拉



• 西班牙IE商學院治理變遷中心研究員




 



新冠肺炎疫情破壞了許多實體與人力資本。企業推遲或取消投資項目、以及資遣,留職停薪的員工技能惡化。但是危機卻加強了許多被忽視的社會資本,提升腳色成為經濟成長的主要來源。



 



1990年代由哈佛大學政治科學家普特南(Robert Putnam)所創造的流行詞彙,「社會資本」指的是社會組織的功能,例如人際網路、規範、和信任可以促成行動與合作來達到共同利益。這是一個有點模糊的概念,這包含了共享價值、行為準則、以及相互信任與共同身分的來源,容許整個社會運作。一個團體有越多的社會資本,一個團體就有越大的意願和能力共同合作追求有價值的目標。



 



換句話說,社會資本是讓團體和國家團結的膠水。在合適的條件之下,重覆與互相有利的社會交流能促成更快的經濟成長,更好的健康結果以及更大的穩定。



 



在疫情大流行中,當疫苗與有效治療尚未出現,社會資本提供了第一線的防禦對抗病毒。在這裡,個人採取步驟防止擴散提供了公共財。每個旨在降地暴露於病毒的有意識行為降低整個社群的感染機率。用經濟學家的行話來說,那些降低他們移動和社會交流的人,內化了原本會丟給社會的負面外在性。



 



一種歸屬於更大團體的意識讓人可以忍受謹慎行動的高個人成本。越來越多學術研究指出自發的社交距離更容易出現在更高發展的公民文化當中。舉例來說,一個歐洲跨國研究發現,在2020三月中到六月底之間,提升一個社會資本標準差可以降低14-40%的新冠肺炎感染案例,以及7到16%的死亡案例。



 



而且,社會資本高的地方傾向於經濟更有活力,也比其他地方更有公民意識。不意外的,在疫情早期階段,病毒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像是巴黎、紐約、倫敦、和米蘭傳播更快,因為沒人知道面對什麼情形。但一旦改變行為變得明顯,居民在有更公民意識的地方在正式禁令頒布之就接納社交距離,而且也比較願意遵守國家頒布的規定。



 



社會資本也在幾個月的封城和遠端工作期間催動經濟扮演腳色。儘管數位科技幫助人們保持聯絡,是社會資本讓這些連結維持生命力。員工在家工作也能保持生產力因為他們已經與同事建立彼此信任,共享身分,以及共同目標。在這基礎上,許多人可以發展一整個全新的數位工作關係。



 



在許多案例中,公司行號最終在疫情期間拓展了內部的社會資本。由於失去部分掌控員工的能力,他們結果加強了員工的能力。由於員工有更多彈性在工作外管理自己的時間和生活,許多員工能承擔更多責任甚至有更多產出。根據一份波士頓顧問機構所做的跨國調查,儘管有防疫限制,75%的員工維持或提升了他們的生產力。



 



在今天多元的工作環境,社會資本無疑是最這些結果背後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像是其他物理因素(工廠和設備等),社會資本不會因為應用而惡化,恰恰相反。但就像其他形式的資本,這也需要維持和升級,特別是在後疫情的階段。



 



在通常情況下,我們的連結跟關係隨著時間升級和拓展。但如果沒有合適的方法來重啟人際關係,好幾個月的封城跟限制可能消耗某些關係或導致群體之間的疏離。就像是普特南所說的連結社會資本,人們可能變得與特定團體連結更強,導致氏族主義或部落主義。確實,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是社會資本墮落的形式,而他們於疫情期間在一切地方重新興起。



 



政府和企業因應該嘗試建立更多「橋接社會資本」,透過提升在疫情期間發展的責任感、團結和利他主義。這種形式的社會資本連結不同群體的人們,並且對防止下一次大流行和對抗氣候變遷是必要的。但公民素養本身不夠,需要說服個人內化他們行為的外在負面後果。



 



有了這些目標,政府應該給公民有更多的自主權,政府應該減少控制跟監管,反而要有更多催化和建立。至於企業,他們應該找尋能促進相互信任的文化,投資更多數位轉型,以及開發更多方式來安排工作。



 



從這些方面來看,疫情可以留下正面的資產:一個更堅強的社會資本基礎來鞏固責任感和利他主義,世界需要這些基礎來面對未來的危機。



 



(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Social Capitalism,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