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卡托(Mariana Mazzucato)
●倫敦大學學院創新與公共用途研究所創始主任
●世界衛生組織全民健康經濟委員會主席
塔利亞尼(Giovanni Tagliani)
●倫敦大學學院創新與公共用途研究所研究員
第50屆七大工業國高峰會(G7 summit)於6月13日至15日在義大利法薩諾(Fasano)舉行,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的內閣在峰會前夕宣布一項雄心萬丈的計畫,聚焦非洲地區的發展,並邀請一些非洲國家領導人及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代表與會,成為2017年以來,最多非洲代表參與的G7峰會。
梅洛尼在今年稍早舉行的義大利─非洲領導人峰會(Italy-Africa Summit)提出「馬泰伊計畫」(Mattei Plan)的非洲倡議,志在建立國際發展合作關係,並專注於能源、經濟成長、移民等領域。
這項計畫以義大利石油巨擘「埃尼」(Eni)創辦人馬泰伊(Enrico Mattei)為名,他在1950年代打破大型石油公司,即所謂「七姊妹」在市場的壟斷地位,提供給開發中國家更有利的合作協議,允許開發中經濟體能保有75%的收益,比石油巨頭更公平的條件。
馬泰伊還認為,國營企業是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必要部分,個人創業精神是一種公共責任。埃尼及其他國營企業在二戰後的義大利產業政策與經濟奇蹟中,扮演關鍵要角,提振資本密集的向後關聯領域,並奠定義大利當今多數產業的基礎。
諷刺的是,埃尼現在是梅洛尼200億歐元民營化計畫的一部份,根據計畫,政府將出售國營企業的持股以減少國家債務,據信義大利郵政(Poste Italiane)、錫耶納牧山銀行(Banca 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等金融機構都在該計畫中,甚至可能包括基礎公共服務業者,像是義大利國家鐵路(Ferrovie dello Stato )、飛航管制服務業者EVAV等。
梅洛尼的民營化項目是過時理論及失敗政策的錯誤結合體,透過嚴苛的財政紀律來減少公共債務的經濟理念,是基於錯誤且短視的政府金融觀,忽視了任務導向的公共投資(特別是能夠滲透到民間資本並促進經濟成長)對總體經濟的長期影響。
義大利經濟史就是很好的例子,2009年至2016年間,不論民間還是公共部門的投資都在衰退,直到2019年擴大公共投資之後,民間投資才跟著增加,近期涵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1個成員國的研究報告,也支持提高公共投資會吸引民間資金進場的觀點。
義大利政府聲稱,根據計畫,出售股權後,政府依然控制絕大多數的部分民營化企業(除了錫耶納牧山銀行),而且政府近期買回埃尼及義大利郵政的股份,足以抵銷出售股票的計畫;但如此短視的政策,加劇「金融化」的問題,也讓政府失去藉由增持有獲利的國營企業股份,直接或間接賺取股利的機會。雖然義大利的股市市值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低於英國和美國,但已從1960年至1990年的約20%,倍增至1990年至2020年的近40%。
梅洛尼的民營化計畫反映義大利的短視,漫無目標,欠缺嚴肅的產業策略;治理得當的國營企業能夠刺激經濟發展,創造技術外溢效應,財經部門互補,達成規模經濟及範疇經濟。
此外,國營企業能夠藉由獨立或透過供應鏈,注入耐心資本,增強國家的技術實力,例如義大利政府可以利用大客車製造商Industria Italiana Autobus生產電動巴士的專門知識,解決需求急切的都會大眾運輸永續性等,這會涉及政府大宗採購,並可融入綠色產業戰略來提振經濟成長,同時解決國家面臨的挑戰,例如波河河谷(Po Valley)嚴重的空污問題等。
誠然,義大利的國營企業並非一直是轉型變革的助力,事實上,歷史發展正反映了這個國家的經濟困局,例如1970年代能源危機衝擊國營鋼鐵製造商,再加上技術效率及需求的變化,促使業者進行大規模裁員。裁員在政治上難以接受,價格戰導致巨額虧損、預算短缺,促使政府增加支持力度,結果造成政府干預太多,反而引發民營化的呼聲。
義大利在1990年代啟動歐洲大陸最具規模的民營化計畫,結果並不是帶動創新,反而是大舉破壞了產業棟樑,例如電信集團Società Finanziaria Telefonica於1994年至1996年間,將2%的收益用於研發,但根據我們的計算,民營化後的義大利電信(Telecom Italia)於2000年至2002年將,只將0.2%的收益用在研發上。
這個趨勢是義大利政治及管理層的短視,沒有明確方向,在研發上欠缺充足的政府及民間投資,無力形塑人力資本等大範圍經濟挑戰的縮影:1990年代至2000年代的勞動力改革,造成不穩定的工作環境,壓抑在技能上的長期投資及培訓,造成生產力下降;義大利的主要民營及國營企業,管理層都特別目光短淺,使得政客及高管毀壞了義大利寶貴的實力,還將一大部分高端產業賣給外國公司。
梅洛尼充滿漏洞的民營化計畫,也是全球趨勢的代表之一:儘管國際貨幣基金已經承認,緊縮的貨幣政策非但不會減少債務佔GDP的比率,還會斲傷經濟成長,但歐洲為政者依然抱殘守缺,推進政府出售產業資產,減少國債,此舉是喪失永續性的產業戰略,換得短期緩解債務的效果。
國營企業股票回購愈趨踴躍,金融化達到創紀錄水平,生產方面的投資卻常常成為犧牲品:金融機構主要投資在自己身上,非金融公司則將更多資金投在股票回購或分發股利上,而非人力資本、設備及研發。
梅洛尼提出了創新發展的藍圖,但她的內閣擁抱過時且造成政策失敗的理論,這將損害G7與非洲的經濟倡議及夥伴關係;梅洛尼沒有提出更加綠色,以及由投資及創新驅動的、更加包容性的經濟,而是採取了過去造成義大利諸多問題的短視行動。
梅洛尼內閣的計畫徒有馬泰伊之名,卻辜負了他在國營企業及國際合作上的遺產。為了解決義大利的經濟挑戰,為政者理應言行一致的採取有前瞻視野的產業戰略。
(翻譯:洪毅,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Economic Shortsightedness Is Jeopardizing Italy's G7 Ambition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先誠實再成交」是真的! 永慶房屋推出獨家「誠實安心認證」保障消費者權益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