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武器視角:俄烏戰爭最大贏家 美國軍火工業

班阿米(Shlomo Ben-Ami)    2022年09月20日 07:00:00



班阿米(Shlomo Ben-Ami)

●以色列前外長

●著有《戰痕、傷口與和平》




 



儘管烏克蘭最近在哈爾科夫一帶強力反攻,令人刮目相看,俄烏戰爭已陷入長期僵局。不過,仍有一個明顯的贏家:美國軍火工業。



 



這些公司有人稱之為「民主的兵工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就這麼稱呼力挺同盟國(the Allies)的美國工業。美國軍火公司在協助烏克蘭反抗俄軍占領扮演的角色不容置疑,但他們的獲利動機以及對美國外交政策發揮的影響力,卻可能把兵工廠轉變成對民主的威脅。



 



多年來,美國軍火工業 – –連同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和以色列的大型軍火出口商– –向來從拖長的戰爭與長期軍事聯盟獲取利益。美國承包商,目前掌控39%的全球軍火貿易,早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就開始重新武裝歐洲。2017年至2021年期間,全球武器出口減少將近5%,但歐洲卻承諾提高軍備支出17%。



 



在美國,國防承包商在華府的遊說勢力龐大。2019年底,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形容「黑錢」組織如何說服國會議員同意把武器賣給專制政權。



 



數十年來,軍火工業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協助形塑了美國的外交政策 – –包括無謂的戰爭。美國總統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在1961年告別演說就明確警告,美國巨大的軍事機構和龐大的軍火工業「取得不當的影響力」,可能導致「武力錯置興起的災難」。幾年內,美國就捲入越戰;隨著那場災難性挫敗的記憶消退,代價高昂的衝突又起,尤其是兩次伊拉克戰爭,以及長達20年直到2021年才不光彩落幕的阿富汗戰爭。



 



這當然不能合理化俄羅斯總統普亭揮軍侵略烏克蘭,但要理解北約組織(NATO)的歷史或評估北約擴張有沒有道理,就不能不把美國軍火工業花多少時間和金錢遊說納入考量。



 



自1990年代末至今,美國主要國防承包商一直倡議擴大北約組織,儘管美國高階國安官員幾乎一致同意,北約擴張是無謂的挑釁,可能刺激俄羅斯修正式民族主義(revisionist nationalism)氣焰復熾。



 



結果,北約擴張的主要驅動力竟是基於美國國內的政治考量。波蘭移民後代、擔任眾議院歲入委員會主席至1994年為止的羅斯滕科斯基(Dan Rostenkowski),就揚言攔阻預算和其他法案,除非北約擴張並納入波蘭



 



軍火遊說團體鼓掌叫好。冷戰結束後,國防承包商希望北約擴張能為自己的產品創造出一個新市場。進入包括匈牙利、波蘭、捷克等前共產主義國家的中歐市場,對美國先進武器系統製造商帶來巨大利益。



 



同理,如果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組織,也將為美國國防承包商打開一個龐大的新市場,因為受北約的相容性規定約束,他們必須採用美國製的國防系統。烏克蘭戰爭已暴露出歐洲未能達成「戰略自主」的程度:60%的歐洲軍事能力目前倚賴從歐盟境外取得。



 



這促使歐洲決策官員擬定計畫降低歐盟對美國製武器的依賴。歐盟5月批准擴大國防支出2000億歐元(1990億美元),歐洲軍火製造商和投資銀行為了分一杯羹,甚至依照歐盟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標準,把所屬工業歸類為「對社會永續性做出正面貢獻」者。



 



然而,短期而言,歐洲大舉提高國防支出的最大受惠者,將是美國軍火工業。例如,美國國務院最近就批准對德國84億美元F-35戰機軍售案。而對中歐和東歐國家的政府而言,購買美國貨向來是確定換來美國保護的最佳方式。



 



歐洲渴望的戰略自主將是長期的願望。以占國防預算的比率來看,美國花在研究與科技上的支出是歐洲國家的六倍之多。而且,拜國會慷慨擴增美國國防預算9%、增至逾8000億美元新高水準之賜,美國軍火工業幾乎確定會保持科技領先優勢到多年以後。



 



美國決定回應烏克蘭人民尋求軍事援助的呼聲,當然有強大的政治上和道德上的理由; 同樣顯而易見的是,如果美國未能限制巨大軍事工業複合體對外交政策的影響力,美國將發現自己陷入更多的軍事衝突,並非全都像烏克蘭戰爭這樣能義正辭嚴自圓其說。



 



(翻譯:余雅薇,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Syndicate



 



(原標題為《Who Is Winning the War in Ukraine?》 ,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1) 【炒房幫兇大追擊專題1】永慶房屋爆業界不能說的秘密



 



(2) 【炒房幫兇大追擊專題2】永慶房屋示警 買賣屋最難防黑心仲介「低買高賣」兩面賺差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