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崩解視角:俄烏戰爭是時代結束 世界將進入不安的10年

加布瑞爾(Sigmar Gabriel)    2022年04月15日 07:00:00



 




加布瑞爾(Sigmar Gabriel)



 



• 德國前副總理




 



世界可能即將進入緊張不安的十年。儘管我們不一定要進入永恆戰爭時期,但我們應該為更多、更激烈的貿易衝突、經濟和金融制裁、網絡攻擊、虛假宣傳活動以及將軍事力量用作地緣政治工具做好準備。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不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而是一個即將結束的時代的結果。



 



除了重建俄羅斯帝國的明顯願望之外,普丁總統顯然不想讓美國和中國獨自完成世界秩序重組。他希望俄羅斯(或至少他自己)再次成為一個大國,在決定歐洲和歐亞事務上擁有真正的發言權。



 



30多年來,俄羅斯在歐洲除了造成些許雜音之外,沒有任何重要的作用。到2014年非法吞併克里米亞時,許多歐洲人認為俄羅斯已淪為能源供應國,其對一些近鄰造成的威脅反映的是弱點,而不是實力。然而,普丁要想有機會將俄羅斯重建為全球大國,就必須能夠影響歐洲的未來。這意味著在他的戰爭中比烏克蘭主權更危險。事實上,烏克蘭只是普丁復仇主義目的的一種手段。



 



普丁在21世紀尋求地緣政治影響力的過程中,仍然以19世紀的範疇思考、用20世紀的手段進行鬥爭。但普丁將全世界視為戰場的觀點,與俄羅斯和美國陣營之間更廣泛的對抗無關,這種對抗是兩種世界秩序觀之間的衝突;一方面是基於規則的體系,在該體系中,各國相互承諾維護領土完整和主權的神聖性,另一方面是「強權即正確」的殘酷原則。



 



普丁對烏克蘭的攻擊,公然打破了基於規則的秩序的最基本原則。如果他僥倖全身而退,他將為世界其他地區開創一個危險的先例。



 



最大的輸家



 



儘管普丁對國際法的蔑視造成了如今所有不確定性,但有一件事已經很清楚:最大的輸家是普丁本人。通過一個決定,他將俄羅斯人變成了國際賤民,粉碎了俄羅斯人對未來的任何希望。大多數聯合國會員國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而那些投棄權票的國家不是因為忠於普丁,而是因為他們渴望保持中立。



 



同樣,普丁的戰爭並沒有在北約和歐盟內部播下分裂的種子,反而是讓北約和歐盟立即以完全和充滿活力的團結形式團結起來。北約正在增加其在俄羅斯周邊地區的駐軍,其許多成員——尤其是德國——正在大幅增加其國防預算。即使是中立的瑞典和芬蘭現在也在考慮加入聯盟。



 



此外,在入侵後的幾天內,俄羅斯遭受了有史以來對任何國家實施的最嚴厲、最全面的經濟和金融制裁。德國放棄其「對俄羅斯友好」的立場,在制定新的制裁制度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歐盟——最重要的是德國——現在將逐漸擺脫依賴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這一歷史性轉變的最明顯跡象是暫停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的決定,從而進一步孤立俄羅斯。該管線將繞過烏克蘭和波蘭,直接向德國輸送俄羅斯供應的天然氣。



 



即使在軍事方面,入侵對俄羅斯來說也是一場災難。俄羅斯軍隊並沒有像普丁承諾(或相信)的那樣受到解放者的歡迎——甚至烏克蘭的俄語人口也沒有歡迎俄軍,他們也在被圍困的哈爾科夫、馬立波、尼古拉耶夫和其他地方勇敢地抵抗入侵者。俄羅斯軍隊並沒有像普丁假設的那樣迅速取得勝利,而是在許多戰線上都未能取得進展。後勤方面的基本錯誤和士氣低落也是原因之一,但主要因素是烏克蘭武裝部隊利用其對當地地形的了解和靈活的游擊戰術,巧妙地抵消了俄羅斯的一些軍事優勢。



 



最重要的是,烏克蘭人知道他們在為什麼而戰。相比之下,普丁似乎在他的「特殊軍事行動」的性質和目標上欺騙了他自己的大部分軍隊。俄羅斯士兵實際上並不認為他們會與近鄰開戰,現在他們人在那裡,也不知道他們在為什麼而戰。除了肆意破壞烏克蘭之外,俄軍沒有明顯的目標。



 



可悲的是,衝突還沒有迅速結束的跡象。即使俄羅斯在部隊規模和裝備方面的軍事優勢讓俄羅斯有能力在最後打破烏克蘭的防禦並迫使基輔政府投降,它也無法佔領烏克蘭。從地理上看,烏克蘭是歐洲第二大國。它是4400萬人口的家園,其中大多數人在克里姆林宮威脅他們十年後,已經形成了強烈的反俄情緒。



 



俄羅斯將在軍事上面臨持續不斷的游擊戰,與此同時,國際制裁將繼續扼殺俄羅斯經濟。尤其是現在俄羅斯軍隊已被廣泛記錄在戰爭罪行中,歐洲人逐漸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而這局勢不會輕易扭轉,俄羅斯回到發動入侵之前的狀態和條件是不可能的。



 



新地緣政治



 



像普丁決定入侵烏克蘭這樣重大的戰略失誤在世界事務中是罕見的,現在的問題是,感到走投無路的普丁是否會擴大他的錯誤。儘管北約壓倒性的軍事優勢,使得俄羅斯目前似乎不太可能對任何北約成員國進行徹底的攻擊,但隨著俄羅斯軍隊繼續遭受重大損失,戰爭擴大的風險非常高。例如,近期關於是否應該向烏克蘭提供波蘭戰鬥機的辯論甚囂塵上。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克里姆林宮可能會將進攻性武器的轉移解釋為對俄羅斯的攻擊,北約領導人已明智地盡其所能防止此類情況發生。



 



儘管如此,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緩慢進展增加了衝突升級的可能性,俄羅斯侵略者將加緊空襲和狂轟濫炸,對烏克蘭城市造成嚴重破壞,增加平民傷亡人數,並使數百萬難民湧入歐盟。為應對日益嚴重的暴行,要求歐洲終止所有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進口的呼聲將愈加強大,儘管這樣做的經濟成本將是巨大的。



 



房間裡的另一頭大象是中國。儘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現在將烏克蘭局勢描述為一場「戰爭」——直截了當地拒絕使用克里姆林宮的官方委婉說法——但世界仍必須暫時假設中國不會採取任何具體措施向俄羅斯施壓或確保停火。



 



來自中國的和平呼籲仍然只是口頭上的。既然中國領導層從與美國競爭的角度看待所有全球事件,戰略考慮勝過所有其他因素——甚至中國對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承諾。儘管俄羅斯在歷史上和現在都不是中國的真正盟友,但兩個政權都因反對西方的地緣政治而走到了一起。那麼,中國面臨的問題是,繼續縱容這種與俄羅斯共同對抗西方的局面,是否值得付出經濟和外交代價。



 



但是,考慮到這些對其自身福祉和全球地位的長期風險,中國對俄烏戰爭的態度很可能會改變。畢竟,對世界貿易的持續破壞和油價超過每桶200美元,將對一個政權造成嚴重問題,該政權的權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為公民提供持續強勁的GDP增長的能力,尤其數億人是仍深陷貧困的泥潭。



 



歐洲和美國的政治領導人應該就這些問題與中國進行更密切的對話,此外,他們應該停止迴避承認經濟現實:即全球經濟不會與中國脫鉤,而西方與中國的關係將不可避免地出現人權和台灣問題上的對抗、商業和技術領域的競爭、氣候變化和確保和平等重大全球性挑戰的合作。



 



當然,如果中國確實介入並調解導致俄羅斯和烏克蘭停火的談判,它可以吹噓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偉大的政治成就之一,但除非可以肯定會成功,否則中國不太可能扮演積極調解人的角色。因此,我們應該期望該國將保持觀望——至少目前如此。



 



逆境中的力量



 



最後,關於歐洲的一些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恐怖之後80年,歷史以復仇的方式回到了歐洲大陸。儘管最初對俄羅斯的入侵感到震驚,但歐洲在戰爭面前表現出堅定和能力。現在似乎很明顯,歐盟將從這場危機中變得更加強大。對於歐盟內部的所有緊張局勢,俄烏戰爭和普丁對基於規則的秩序的挑戰,使歐洲人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甚至歐盟與英國的關係也再次改善。



 



與抗擊疫情一樣,歐盟將採取第二項聯合資助的倡議,幫助較弱的成員國在經濟上度過難關;歐盟各國政府也在共同防務政策這一關鍵問題上齊聚一堂,即使是突然大量湧入的難民,似乎也不太可能像2015年那樣分裂歐洲人。



 



這一切都表明,民主國家在專制挑戰者面前絕非束手無策。如果他們相信自己的力量,並接受自己的多樣性,他們將不僅能夠在未來十年的動盪中生存下來,而且會變得更強大。西方民主國家以前曾在此類鬥爭中取得成功,他們可以而且必須再做一次。



 



(責任編輯:賴昀)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Coming Decade of Peacelessnes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