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普京視角:俄烏危機的考驗不在怎麼開始 而在於怎麼結束

蕭可(Kori Schake)    2022年03月09日 07:00:00

蕭可



●美國企業研究院外交與國防政策總監




 




導言: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全面入侵烏克蘭,發動這場已經造成數千人死亡與超過一百萬難民的戰爭。儘管美國和北約盟友表明將不會軍事介入,而是祭出前所未有嚴厲的制裁,把俄羅斯趕出全球金融體系,並將之列為原本只留給北韓和委內瑞拉的地位。



 



烏克蘭武裝部隊和平民英雄般的抵抗目前為止阻擋了普京本來預期的快速勝利。但烏克蘭人軍力依舊被輾壓,而戰爭越拖越久是很有可能的。如果俄羅斯的戰略跟在車臣和敘利亞一樣,戰爭的下一個階段很可能是大規模暴行甚至更多無差別瞄準民間基礎設施與平民。



 



無論發生什麼,戰爭很清楚都代表歷史轉折點。這場衝突以及國際應對的意涵都將會是長遠的。在這個特別系列中,《大家論壇》(Project Syndicate)的作者提供戰爭將對全球權力平衡、國家和區域經濟、能源市場以及全球金融與貨幣體系、核武器以及其他關鍵議題的獨家分析和預測。




 



羅格夫(Kenneth Rogoff)



哈佛大學經濟與公共政策教授



 



普京無情無端對烏克蘭的攻擊創造出了許多不確定性,以及全球經濟衝擊,這些都取決接下來幾個月會發生什麼事情。西方企圖用「手術式」制裁,精準地打擊可能會造成普京在國內經濟與金融痛苦的地方,但又不至於會讓普京抓狂。如果事情到這裡結束,對於全球經濟的主要衝擊將會是更高的通膨以及更低的成長性。俄羅斯和烏克蘭經濟體量相加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



 



但是要走出制裁泥沼很難。事件很容易演變成網路大戰或者更糟,而對於全球經濟的衝擊又會更大。長期的不確定性毫無疑問會傷害全球消費與投資。無論哪種劇本,對俄羅斯的經濟衝擊將會非常巨大,即便俄羅斯已經對此準備好久。(20%的央行儲備是黃金)



 



西方領導人必須注意過於激烈對抗俄羅斯可能導致衝突升級,俄羅斯擁有巨大的核武存量以及潛在網路與生化攻擊能力。如果輸送往德國和義大利的天然氣被切斷,這些經濟體將會陷入嚴重通貨緊縮。除非西方相信可以達成俄羅斯政權更替。(對伊朗、委內瑞拉和北韓的嚴厲制裁都沒達到這結果)全世界可能必須在未來很長時間都繼續跟普京相處。對政策制定者來說很重要的是決定想達到的終局看起來是什麼樣。一樣重要的還有現在必須留有極端情況下的財政空間。



 



蕭可(Kori Schake)



美國企業研究院外交與國防政策總監



 



隨著對烏克蘭無端的出兵、對平民殘酷的攻擊以及高昂的政治要求,俄羅斯讓我們一窺國際秩序沒有建立在自由國家的價值上會長得什麼樣?這是一個沒有人安全的世界,退讓只招來得寸進尺。儘管我們的焦點應該停留在烏克蘭主權和恢復烏克蘭安全,我相信普京開戰將會提高美國全球地位。確實,烏俄戰爭已經加強美國在國際秩序中的核心地位,美國在二戰之後創造了這一秩序。



 



由於很早就看到普京做出真正的威脅,美國情報部門和盟友分享情報,讓他們有時間能協調應對。美國明白告訴俄羅斯人若入侵會有什麼後果。美國透過不斷在克里姆林的宣傳機器之前放出消息來破壞俄羅斯的假新聞。美國還用國際機構來展現孤立的俄羅斯以及與烏克蘭的團結。美國快速捐贈武器給烏克蘭,也鼓勵盟友扮演領導角色。而美國也有能力組織史上最嚴厲的經濟制裁。(同時做出維持團結必要的妥協。)



 



而且,拜登顯示美國有一系列非軍事工具來形塑國際秩序。他也展現美國準備好為了安全承擔風險和忍受經濟苦難。而他還證明如果美國願意領導,其他人就會伸出援手。



 



烏克蘭勇敢的人民已經爭取到時間,讓其他人可以反擊普京和中國威權盟友的黑暗危險願景,一旦有機會就會施加在其他人身上。在美國的我們依舊有能力保護我們自己、盟友和我們的利益。我們現在做得越多來一起加強自由社會,未來我們任何人就越不會遭受像這次離譜的侵略。



 



蘇巴奇(Paola Subacchi)



《The Cost of Free Money: How Unfettered Capital Threatens Our Economic Future.》作者



 



一場危機的真實的考驗不在於怎麼開始的,而在於怎麼結束。我們不知道烏克蘭的衝突怎麼結束,但我們知道制裁正在發生作用,而且不像是2014年,當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只受到膽小不適當的回應。



 



確實,自從2014年以來俄羅斯就在韌性上投資,累積63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並且透過一定程度的進口補貼轉移國內需求。但是在一個金融彼此依賴的全球經濟體中,沒有徹底的逃生之處。資本流通將會是俄羅斯最大的弱點,而盧布的崩潰和俄羅斯實質破產將會證明一切。



 



中國是唯一可以提供給俄羅斯資本流動性的國家。兩國央行之間的交換協議在2014年就簽訂,而普京併吞克里米亞之後,當盧布跌到20年新低時,就使用過幾次。俄羅斯用大約人民幣1500億元支付進口貨品跟處理投資。但這是可以忽略的金額,而儘管中國可以出借美元,沒有多少人認為中國願意承擔巨大的金融與政治風險。



 



目前為止,戰爭已經造成一個正面效果:讓歐洲團結在一起,對俄羅斯入侵做出統一又毫不含糊地回應。政治上來說,現在顯然很清楚歐洲領導人會從此次危機中獲益,包括春天要爭取連任的法國總統馬卡洪;因推動制裁而提高自己在國際金融體系名譽的義大利總理德拉奇(Mario Draghi);現在正展示自己不是「梅克爾替代品」的德國總理蕭茲。



 



湯普森(Helen Thompson)



《Disorder: Hard Times in the 21st Century》作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嚴重的能源衝擊,主要是對歐洲而言。戰爭顛覆了整個秩序。過去50年以來,德國與俄羅斯的能源關係塑造德國的歐洲外交政策。是的,德國依舊必須從俄羅斯進口大量天然氣。但透過承諾建造兩條天然氣港以及開放德國從海上進口天然氣,德國總理蕭茲忽然在德國天然氣市場讓美國與俄羅斯成為中期對手。這是一個重要的發展。



 



歐洲以外,我們正目睹去年就開始出現能源危機的延續。因為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激增,歐洲與亞洲之間競爭有限的全球天然氣供應越發激烈。石油也一樣面對供應問題。頁岩油開採潮已經停止,多數西方石油公司正在撤出伊拉克,而一些小型的OPEC+國家正苦於達到他們的生產目標。在這些情況下,疫情後的經濟復甦將意謂更高的油價,特別是在沒有新的伊朗核協議之下。



 



市場不能彌補俄羅斯出口下降的缺口太久,拜登政府也不能忍受油價超過每桶80美元,更不要說100美元。但改變市場跟政治動態將會很困難。說服OPEC+國家增產意謂著與俄羅斯打交道。(忘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吧)有可能抑制漲價的唯一辦法就是限制需求、更低的經濟成長,以及隨之而來所有的社會與政治問題。



 



(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PS Commentators Explain the Ukraine War's Fallout》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