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白俄視角:對抗長期執政的總統 屬亞美尼亞模式革命

畢爾德(Carl Bildt)    2020年08月27日 07:00:00

畢爾德



 



● 瑞典前總理



● 瑞典前外交部長




 



白俄羅斯人以前所未有的數量走上街頭,拒絕被國家暴力嚇倒,很顯然,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竊取另一場選舉勝利、延長自己掌權時間的嘗試失敗了。不論從何種角度看,他掌權的日子為數不多。



 



許多評論者將白俄羅斯的情況與烏克蘭2004-05年的橘色革命和2014年的廣場革命相比較。但白俄羅斯不是烏克蘭,將廣場模式套用在明斯克和其他白俄羅斯城鎮上也有失偏頗。



 



腐敗和管理不善等內部問題顯然是烏克蘭冷戰後政局發展的因素,但主要的決定因素還是將烏克蘭納入歐洲範疇的意圖。廣場運動是對時任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ich)試圖放棄歐洲一體化進程和改革的直接反應。革命者公開在歐盟的旗幟下串聯起來。



 



白俄羅斯起義則有所不同。國內問題顯然扮演著更加突出的角色,而關於國家偏向歐洲還是俄羅斯的問題幾乎完全無人提及。白俄羅斯人完全只是受夠了一個統治國家26年、日益與社會脫節的人。革命的大旗是被禁止的白-紅-白色的白俄羅斯國旗,可能很快就將成為白俄羅斯的官方國旗(一如1918年和1991-95年那樣)。事實上,其他旗幟根本沒有出現過。



 



儘管如此,每一場政治革命都必須有自己的道路,但有一些榜樣可供外部觀察者理解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在白俄羅斯的例子中,我提供一個榜樣,它不是烏克蘭,而是2018年春天的亞美尼亞,當時,群眾示威促使長期執政的總統薩爾基相(Serzh Sargsyan)辭職,開啟了亞美尼亞的民主新紀元。



 



亞美尼亞也向來與俄羅斯保持著緊密關係,不管是出於歷史還是戰略需要。2013年,亞美尼亞以棄權票拒絕與喬治亞、摩爾多瓦和烏克蘭一同加入與歐盟的深度全面自由貿易協定,而選擇加入俄羅斯領導的歐亞經濟聯盟(EEU)。



 



2018年事變期間,有人擔心俄羅斯會以某種方式干預,以阻止前蘇聯共和國發生又一場「顏色革命」。但是,由於亞美尼亞的地緣政治倒向並未改變,克里姆林宮也保持了克制。



 



在最好的情況下,亞美尼亞革命可以成為白俄羅斯的模式。當下的目標是成立過渡政府,為國際監督下的新總統選舉做好準備。為確保整個過程的平穩,白俄羅斯的對外政策導向不應成為討論話題。選舉和更廣泛的鬥爭必須完全集中在國內民主問題,而不包含其他任何方面。



 



為了創造「亞美尼亞模式」的條件,歐盟必須巧妙設計即將推出的制裁,只針對應該負責並且參與了顯而易見的選舉舞弊以及隨後的暴力鎮壓示威者行為的個人。任何會給白俄羅斯總體社會和經濟造成負擔的行動都將適得其反。



 



此外,歐洲和其他西方力量必須接受,新的民主的白俄羅斯仍將在經濟上依賴俄羅斯,至少現在是如此。但願缺位已久的白俄羅斯經濟現代化改革可以逐漸讓這一關係在EEU框架內變得更加平衡。



 



類似地,因為烏克蘭式的歐盟入盟協定不是選項,重點應該放在讓白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支援上。這兩個過程能奠定國內經濟改革的基礎,但願民主體制能夠迅速接納。



 



民主革命後,亞美尼亞首都耶列萬城外保留了俄羅斯軍事基地。俄羅斯在白俄羅斯沒有規模相當的軍事存在,但顯然有安全利益牽涉其中,設有一座小型空軍設施和兩處戰略設施。在這這個和其他相似不對任何其他方構成威脅的防務問題上,沒有理由不保持現有安排。



 



當然,俄羅斯總統普京是否會接受白俄羅斯發生亞美尼亞式的政治轉變仍是一個開放性問題。在他的親信圈中一定會有一些人發出偏執的警告,說這樣會造成北約接管的不可收拾的局面。為阻止那些要求進行殘酷鎮壓以防民主突破的人,西方仍然必須在外交方面先發制人,澄清它將支持一個民主的,但仍選擇與俄羅斯保持緊密聯繫的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的情況不是地緣政治鬥爭。這是一個內政問題,事關白俄羅斯人民和一個已經失去合法性,也已不再有用的政權。西方外交可以幫助白俄羅斯人實現民主,但必須小心行事。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Armenian Model for Belaru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