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西納
●倫敦聖喬治大學傳染病中心醫學教授
奧古斯丁
●倫敦聖喬治大學博士
英國人常常為曖昧的成就倍感自豪,比如二戰期間的敦克爾克「勝利」大撤退和最近英國與歐盟達成的最低限度脫歐協定。但是,COVID-19疫苗在英國土地上的發展是真正的勝利。但是,政府準備自斷雙臂——延後第二劑疫苗施打以及總體疫情遏制策略。
英國批准的三種疫苗——本土的阿斯利康/牛津大學DNA疫苗、輝瑞/ BioNTech疫苗以及Moderna的mRNA疫苗——都建議在首劑後3-4周接種第二劑。但英國政府決定在讓兩劑之間間隔12周。
這一決定的辯護者指出,第一劑提供大部分臨床病例初始保護,第二劑可能對於持久保護更加重要。考慮到公共健康危機的緊迫性——以及未來供給延遲和短缺——更廣泛地落實有限的劑量要比充分接種小群體更好。
但存在重大潛在風險。首先,一些醫生收到通知取消第二劑預約。在接種第一劑前,這些患者需要同意在某個時期接種第二劑。因此,改變接種日期有違道德,除非患者有機會選擇同意新安排還是堅持舊安排。
這一選擇要具備可信度,所有關於新疫苗接種日期的相關資訊都必須披露。但關於12周間隔期的資訊完全闕如。事實上,所謂延遲不會降低效果,甚至提高免疫學反應(抗體水準)的說法是基於只接種一劑的臨床試驗的因果倒置的結果分析。
這起源於一開始一個錯誤:阿斯利康/牛津疫苗試驗的一小部分志願者不經意間接種了不足量的第一劑。接著,第二劑被延遲,也許是因為必須調查這一錯誤。
因此,新分析在事實之後做出。分析驚喜地發現劑量錯誤是一個突破:更小的初始劑量實際上提高了疫苗的效果。接著,第二次分析表明,推遲第二劑也起到了提高效果的作用。就延長接種間隔並沒有設計更多的臨床試驗,而通常情況下應該有。
相反,英國醫療官員認為,阿斯利康/牛津疫苗的結果可以推廣到輝瑞/BioNTech以及 Moderna疫苗。但不僅阿斯利康/牛津疫苗工作機理與後兩者相反,並且後兩者是典型試驗程序(exemplary testing)的結果,證實了安全性和高度有效性。完全不同的疫苗——並且效果也更差——的有缺陷的試驗的事後分析的發現如何能夠作為偏離已證明的模式的令人信服的理由?毫不奇怪,輝瑞表示反對放棄建議的間隔時間。
你也許會提出一個未受檢驗但根據充分的觀點,我們很好地理解了疫苗免疫學,能夠認定某個免疫反應與另一個十分相似。即使是混合疫苗,有時也是可接受的。
但我們根本不曾充分瞭解SARS-CoV-2(導致COVID-19的病毒)的生物學和免疫學。經過徹底調查,一些經驗干預措施已證明是不合適的。比如,嚴格的研究駁斥了美國總統川普曾經的最愛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可用於遏制COVID019的說法;事實上,這一抗瘧疾藥物可能會對患者造成傷害。
推遲第二劑可能造成怎樣的傷害?首先,如果患者免疫反應在兩次接種期間消失,就很有可能感染。但這一風險可以通過增加免疫個體數量遏制(特別是在高風險地區)。
更加深遠的威脅在於可能出現變異病毒,現有疫苗不起作用。一旦大比例人口得到接種,免疫壓力可能加快變異病毒的出現,自然選擇出「逃逸毒株」(不會引發抗體抵抗)。
不論接種間隔多久,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但12周的間隔會加劇風險。畢竟,隨著免疫力的下降,選擇逃逸毒株的機會就會增加,因為病毒可能感染疫苗反應不完全的人。正如完成一輪抗生素對於儘量減少耐藥菌是必要的,(用常規接種間隔)迅速達到最大限度免疫也有助於保留疫苗效果。
英國政府已經實施了接種間隔更改,我們除了測試其所基於的假設之外別無選擇。一劑疫苗在84天后還能提供多少免疫力?兩種疫苗會產生類似的免疫程度嗎?四周到12周之間的SARS-CoV-2感染風險是否會更高?
疫情期間,英國引領著藥物干預研究,精心設計的隨機控制研究極大地改善了全球患者治療。現在沒有理由放棄這一證據導向的方法。如果英國不推遲實施疫苗接種決定,至少也應該進行嚴格研究評估風險。英國已經出現了傳染力更強的變異病毒,不應該用可能致命的政策錯誤威脅公共健康。
(本篇由PS官方提供翻譯,責任編輯:張育軒)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