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夫
●斯坦福大學研究員
●德國時代週刊編輯委員
歐洲政黨領導人選舉——整個歐盟大概有200人——通常不是什麼大事。但如果這個政黨是歐盟最大最富裕國家的最強大的政治力量,那麼領導人選舉就是一件大事。
週末,德國基督教民主黨(CDU)指定拉雪特(Armin Laschet),這位謙和面善的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總理為黨主席。拉雪特在世界舞臺上算不上明星。但記住這個名字。統計資料表明,CDU最有可能問鼎德國總理寶座。
德國戰後八位總理中有五位來自CDU——從阿登納(Konrad Adenauer)到現任梅克爾。梅克爾的政黨目前在全國民調中大幅領先,想必在9月的大選後,梅克爾的繼任者將再次從這個保守陣營中選出。
拉雪特面臨兩步流程:首先是CDU主席,然後是總理候選人。歷史上,黨首是首選旗手,但未必能鎖定提名。提名將在3月確定。
但是,在我們進行詳細分析前,先看看拉雪特,他原先並不被看好。在出人意料勝出後,現在他已是總統候選人的領跑者。那麼,讓我們假定他將組建下任政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那就是「沒有安吉拉的梅克爾」——最大連續性。拉雪特沒有承諾採取新政策,或者打破16年來梅克爾的中間道路和逐漸左傾。這一變化最近因為COVID-19疫情而有所加速。疫情讓西方政府支出迅速膨脹,發生再分配。數萬億歐元正在流向個人和「具系統重要性」的公司。
外交政策也會延續「梅克爾主義」。在黨首的三人競爭中,拉雪特的兩位對手——莫爾茲(Friedrich Merz)和路特根(Norbert Röttgen)——承諾要為了「西方主義」而實現德國利益再平衡:更偏向防務和北約,遠離俄羅斯和中國。但拉雪特將追隨梅克爾的腳步。
可稱之為「外交中間道路」。不要讓美國把德國拖入與東方兩位巨人的衝突。與華盛頓保持距離。試圖誰也不得罪,坐實柏林在歐洲的核心地位。
作為總理,拉雪特將不會對抗俄羅斯,切斷北溪2號管道。北溪2號管道將俄羅斯天然氣直接輸入德國,繞過了波蘭和烏克蘭,因此增加了德國對克里姆林宮的能源依賴。德國也不會將中國5G技術排除在本國網路之外。
一個信號是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該協定於三周前在德國的領導下,搶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就職之前敲定。CAI形成後,拜登拉攏歐盟締結對中戰略聯盟的算盤就落空了。事實上,中歐投資協定與地區全面經濟合作夥伴關係——上個月由包括中國在內的15個亞洲國家締結——讓美國兩次遇冷。
在歐洲方面,拉雪特領導下的未來也將以連續為特徵。這意味著歐洲央行閘門大開,支出和納稅權力更進一步向非選舉產生的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轉移。
在總理生涯的早期,梅克爾竭盡全力向提高歐盟的影響力和資金。如今,不管誰當下任總理,債務和轉移聯盟已是板上釘釘。因此,即使下臺後,梅克爾仍將影響歐盟的未來。
依照可能性看來,9月26日聯邦選舉後,拉雪特將成為總理,但他必須竭盡全力團結CDU及其巴伐利亞姊妹党基督教社會聯盟(CSU)。拉雪特在上個週末後來居上,在第二次投票中險勝,只獲得了1001張選票中的521張。
更糟糕的是,在全國民調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拉雪特是「總理的好候選」。55%的人選擇了CSU黨魁索德爾(Markus Söder),他肯定會與拉雪特競爭提名。事實上,索德爾一直在不遺餘力地追求最高職位。
索德爾的立場是什麼?更準確的問題應該是「他不支持什麼?」索德爾的立場轉變很快,自由來回切換左右,不管是在國內安全、移民、「家庭價值觀」、封鎖、產業政策還是德國版「綠色新政」等問題上。索德爾堅持對俄制裁,但在訪問克里姆林宮期間也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談笑風生。
德國基督民主系兩翼的兩位領導人之間有很大區別嗎?再次強調,拉雪特是「不帶安吉拉的梅克爾」,索德爾是試圖展現出魅力和強勢的政客,儘管他的過往表明他可以無情地保持靈活,同時他也是出了名的首鼠兩端和機會主義。
對世界其他國家來說,CDU在3月提名誰並不重要。德國多黨聯盟政治便是為了防止突然變化,如美國由川普繼任奧巴馬那樣。德國總是一定程度地左傾或右傾,事無巨細規避危險的淺灘——同時又與選民變化的情緒保持契合。
拉雪特和索德爾競爭總理?梅克爾加強版還是以強人面貌出現的巴伐利亞人?當然,還有第三名玩家COVID-19。去年,高效率的德國人出色地抵禦了疫情。如今,隨著傳染病例激增,德國在封鎖與封鎖之間焦頭爛額。如果危機持續,德國選民可能喜歡慈祥可預測的萊茵大叔甚於來自巴伐利亞未來國王的任性的野心。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