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重振視角:英國大選擺脫厄運循環 保守黨恐丟失權力

彭定康(Chris Patten)    2024年06月11日 07:00:00

彭定康(Chris Patten

英國末代港督

歐盟前外務委員

牛津大學校長




 



在7月4日英國大選舉行之前的數周,人們不僅會看到政治毀謗、可疑的統計資料和空洞的承諾,也希望看到對國家現狀的嚴肅探討。儘管這種討論不太可能讓英國選民更樂觀,卻可能讓英國擺脫目前的厄運循環。



 



保守黨執政14年後,除了經濟前景日益黯淡之外,英國還捲入兩大醜聞。一是郵局醜聞,涉及數百名郵政局長因莫須有的罪行而遭到監禁和起訴。另一個醜聞則是國民保健署最近被踢爆使用遭污染的血液和血液製品,導致1970到1990年代初,有數千人罹患愛滋病或肝炎。兩者都是國家失敗的實例,它們毀滅——有時甚至結束生命。



 



英國政府曾被視為稱職和公平管理的典範,如今卻不能有臉再如此自詡。雖然英國的治理無疑是比表面看起來更好,英國人還有許多值得驕傲的事情,但即將舉行的大選,為國家重返經濟繁榮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會。



 



鑑於保守黨過去14年來糟糕的經濟成績,他們可能失去政權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保守黨很難辯稱,在施凱爾的工黨領導下,情況會更糟,自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在首相卡麥隆上台前18個月)以來,英國的薪資增幅就陷入拿破崙戰爭以來的最低谷。



 



不同於1997年布萊爾的工黨,從梅傑的保守黨手中所接管的經濟穩定情勢,卡麥隆從其工黨前任所接手的經濟問題堆積如山。但即便為了削減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所積累的債務,而必須控制公共支出,保守黨可能還是做過頭,公共支出占GDP的比率從2007~08年的44%下降到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前的約38%,保守黨的撙節政策導致國防、警務、學校到地方政府等公共服務大幅縮減,並造成嚴重的社會政治動盪,尤其是涉及公共部門的薪酬。



 



再者,儘管當局削減開支並增加稅收( 後者達到1970年代以來最高水準),但英國國債仍攀升至2.7兆英鎊(約3.4兆美元)的新高紀錄。工黨和保守黨政治人物均承諾在不增稅的情況下增加支出,結果連國際貨幣基金都質疑能否維持現有的公共支出計畫。



 



對首相蘇納克而言,幸運的是國際能源價格暴跌導致4月通膨率下降到2.3%。在前首相強生領導下,保守黨也妥善處理新冠疫情期間的封鎖,實際支付了薪酬給無法工作者。新冠疫情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無疑增加了重建經濟的難度,但並不能完全解釋英國生產率和GDP成長惡化的事實。簡言之,英國的政客正在爭論如何瓜分越來越小的派餅。



 



儘管其保守黨前任——包括缺乏道德的強生和魯莽的特拉斯——留下可怕的遺產,使蘇納克很難提出更美好未來的可信願景,但他目前面臨的許多問題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例如,他支持強生競選保守黨領袖,此舉反映出他的判斷力有多糟糕。蘇納克在學生時代就是疑歐派,也是最早表態支持英國脫歐。



 



那麼究竟該怎麼辦呢?為了說服選民他們可以帶領英國走向更美好的未來,英國下一任政治領袖——無論他來自工黨、保守黨或其他政黨——在面對國家目前的挑戰時都必須誠實,而不是企圖賄賂選民,或者用陳腔濫調來奉承討好。英國人必須瞭解情況會變得多麼艱難,而扭轉經濟局勢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這意味著英國領導人必須闡述如何應對國家面臨嚴峻挑戰的計畫。首先,他們必須承認,脫歐對英國經濟和貿易前景的破壞性影響,GDP可能減少5%或者更多,限制政府增加投資的能力。



 



其次,決策者必須找到充分的理由,在外交政策、國防、能源、環境、醫療和食品標準等領域,與歐洲盟邦進一步合作。此舉可能引起在小報鼓吹民粹民族主義者的強烈反對,但開拓更大的市場對英國而言至關重要。



 



英國還應該和鄰國及其他已開發國家合作,管理來自貧困國家的移民潮。此外,還有其他潛在的合作領域,例如社會照護,在這方面,歷屆政府都不敢實施十多年前就已提出的優秀計畫。



 



關鍵在於如果英國希望在研究、科學和高等教育等領域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就必須增加對大學和職業訓練的資助。決策者也應該考慮授權給市政當局,並確保對地方政府的支持一視同仁,不會嫌貧愛富——先前不公平的做法是2016年英國脫歐背後一個主要因素



 



要爭取選民信任和民主合法性的政治人物,如果無法滿足上述期望,那麼誰會贏得大選其實並不重要。但想要有真正的機會扭轉頹勢,英國需要願意挺身而出並迅速執行負責任政策的領導人。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Britain's Make-or-Break Election》,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先誠實再成交」是真的! 永慶房屋推出獨家「誠實安心認證」保障消費者權益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