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緬懷視角:針鋒相對的歐元雙雄 交織了一部重要近代歐洲史

楊尼斯(Yanis Varoufakis)    2024年01月31日 07:00:00

楊尼斯(Yanis Varoufakis)

●希臘前財政部長

●歐洲現實不服從陣線(MeRA25)總書記

●雅典大學經濟學教授




 



在所有未擔任過國家領導人的歐洲政客當中,對歐洲影響最大的首推德洛爾 (Jacques Delors)和蕭伯樂 ( Wolfgang Schäuble) 。在去年12月相隔一天辭世的兩人,塑造了歐盟今日的面貌,不論好與壞。他們發揮影響力的時期並未真正重疊,但兩人對歐洲未來的看法針鋒相對,卻形塑了歷史。儘管影響力已廣獲認可,但兩人相互衝突的願景與歐盟當前衰退有著密切的因果關係,卻鮮為人知。



 



從各種訃聞看來,兩人表面上的差異深植人心:德洛爾是生性浮誇的法國人、羅馬天主教徒,社會民主黨人,他的凱因斯主義歐洲夢是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的夢靨;蕭伯樂則是撙節嚴肅的德國律師,其喀爾文主義式 (Calvinism) 財政政策,令法國以及赤字開支的南歐各國財長聞之色變。雖然兩人都被認為是歐洲名士,因此也是疑歐派的敵人,但卻有著鮮明對比:德洛爾被形容是較無耐性的歐盟集權主義者;蕭伯樂則不願將德國議會權力拱手讓給歐盟。



 



這些描述都不假,但對於兩人的動機和行為描述卻不夠完整,且恐有誤導之嫌。



 



德洛爾的戰術髮夾彎



 



1984年,蕭伯樂在西德總理柯爾(Helmut Kohl)任命下首度入閣,出任內政部長;當時德洛爾才剛結束法國總統密特朗 (François Mitterrand) 首任財長、宛如地獄般的任期。密特朗政府由社會黨和共產黨組成,在1981年以反撙節政綱、承諾平等主義式經濟成長而當選。幾乎在選舉一結束後,法國資金立刻就大規模出逃到德國。若要阻止這種情況,德洛爾只能讓法郎大幅貶值,不然就得把利率提高到足以破壞經濟的程度。



 



德、法早於1978年大張旗鼓建立的歐洲貨幣體系(EMS),採固定匯率,因此若是法郎想貶值,必須經過德國同意。德國要求法國付出高昂代價才肯應允,也就是必須降低實際工資(在高通膨情況下凍結工資),但密特朗政府之所以當選就是承諾會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德洛爾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撕毀歐洲貨幣體系條約(並且單方面貶值法郎),二是將利率提高整整25%。他選擇後者,但資金卻持續出逃,而法國人均收入在3年內降幅高達逾10%。到了1983年,德洛爾已採納全面撙節政策(包括德國要求的工資凍結)、左派內閣官員紛紛請辭,法國走上擁抱德國競爭性通貨減緩戰略之路(反映在整個90年代標準的強勢法郎政策上) 。



 



密特朗的社會主義議程至此告終了嗎?德洛爾說,不,若要在歐洲層級對抗撙節政策,法國首先必須擁抱撙節。德洛爾辯稱,法國國內親勞工政策終將遭英語圈金融市場的做空法郎手段所擊倒,從而推升法國政府的借貸成本,導致資金出逃到德國,並迫使法郎貶值、法國遭輕視。

 



德洛爾告訴密特朗,實施1981年議程的唯一方法就是讓金融市場相信,做空法郎將徒勞無功,因為法郎與強大的德國馬克密不可分。他們的議程仍然可能取得勝利,但僅限於泛歐洲層面;這項龐大計畫需要「擄獲」德國央行(實質上是透過貨幣聯盟採用德國馬克),然後以某種方式,推動德國精英在歐洲層面接受法國社會主義者的議程。在這項分析的說服下,密特朗在1985年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進行遊說,成功讓德洛爾被任命為歐盟委員會主席。在歐盟,德洛爾以著名的「德洛爾委員會」為工具,推動催生歐元。





不同於尋求成熟民主政治聯盟的真正聯邦主義者,密特朗和德洛爾從未計劃終結歐洲的政府間決策框架,他們認為該框架更適合其目標,也就是將法國政府的優先事項和方法,投射到全歐洲。他們渴望的是貨幣聯盟,以暗中催生一個由法國居中主導的財政(而非政治)聯盟。



 



名為蕭伯樂的盾牌



 



不出所料的是,德國央行早已預見這些動作。從1983年起,德國央行採取激進的貨幣措施,目的就是要給予德洛爾策略一連串迎頭痛擊。在德國政界人士中,蕭伯樂最為積極,完全支持德國央行防衛德洛爾熊抱的計畫。



 



蕭伯樂看出德洛爾是戰術大師,其憧憬一個擁有大法蘭西形象的歐洲,並藉德國馬克為社會民主政策提供資金。為了反制德洛爾,「德國央行─蕭伯樂策略」推動建立一個規模較小的貨幣聯盟,僅納入那些有經常帳盈餘和超低政府赤字的國家。蕭伯樂知道,讓法國入盟有其政治和地緣戰略重要性,但法國必須接受犧牲國家預算方面的主權。這是任何赤字國家可以持續留在非財政聯盟之貨幣聯盟內的先決條件。



 



1988年9月,德洛爾在英國工會聯盟上發表演講,當時正值英國工會聯盟成員最黑暗的時刻,也就是柴契爾夫人第三次贏得大選之後。在描述歐洲共同市場時,德洛爾提出其「社會主義歐洲」願景,與傳統觀點中的「資本家俱樂部」形成鮮明對比。從全場起立鼓掌看來,德洛爾贏得英國工人代表的支持。



 



從那天起,英國工黨開始從疑歐派轉向親歐派。 同一天,出於相同原因,柴契爾夫人的腦中敲響警鐘。她在數周後發表知名的布魯日演講,並警告歐洲「超級國家」逼近,這甚至可謂是英國脫歐誕生的一刻。柴契爾犯了與密特朗相同的錯誤,低估了蕭伯樂粉碎德洛爾計畫的能力。這是很容易犯下的錯。柏林圍牆倒塌即將大幅助長德洛爾的野心。由於柴契爾夫人反對德國統一,密特朗突然多了籌碼,可以迫使柯爾默許擴大歐元區,不僅納入法國,還包括西班牙、葡萄牙等其他赤字國家,最終還包括希臘。(系列二之一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Two Faces of the Euro》,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