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疫情視角:建立金融中介基金 是實現世衛組織目標的關鍵



 




馬祖卡托(Mariana Mazzucato)



•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經濟學教授




 




唐納利(Alan Donnelly)



• 前任歐洲議會議員




 



因為非洲超過2/3的人口仍未接種2019年新冠疫苗,全球疫情防範和響應(PPR)機制顯然資金嚴重不足,而且缺乏適應性較強的有效分配機制。雖然世衛組織的2019年新冠工具部署加速機制(ACT-A)有助於解決在檢測、治療和疫苗注射等方面的嚴重不平等,但卻缺乏全面協助低收入國家所需的財政支持。



 



科學及經濟研究表明,尤其是在城市化進程加快及氣候變化加劇的背景下,未來的空氣傳播疫情可能致死數百萬人並造成經濟混亂。另一種新型病原體的出現不可避免,一旦它的出現成為現實,就很可能威脅到人類生存。與抗擊全球變暖的鬥爭一樣,不作為所付出的代價要遠大於採取行動。



 



2021年10月,為確保世界各國為下一輪全球衛生挑戰做好準備,20國集團主席國義大利發布了全球疫情預防和響應機制路線圖。未來幾天, 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將收到G20金融與衛生聯合工作組所提交的進展報告,這是一個為監測績效而專門設立的機構。



 



下一步,創建資金充足、運作有效的金融中介基金(FIF)至關重要。世衛組織和世界銀行估計,全球疫情防範和響應機制的年度資金缺口至少高達105億美元之多。我們應將其視為每年支持公平分配疫苗、檢測和治療、病原體監測、研發、製造和衛生基礎設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額外金額。



 



G20無法每年再籌集105億美元並沒有充分的理由。且不說爆發又一輪全球健康危機將再次造成數兆美元的損失,這即使在為緩解當前疫情所部署的數兆美元當中也僅僅是一小部分。



 



不過,金融中介基金還必須滿足4個具體條件才能取得成功。首先,因為相關舉措不太可靠,不應僅通過偶爾的認捐或補充措施來為其提供資金。相反,政府必須同意預先提供前5年所需資金,與此同時,採取措施將對金融中介基金的財務承諾納入到年度預算當中。



 



上述啟動基金應推動創新及混合財務機制,從而對金融中介基金的投資加以利用。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做無用功。為實現零淨排放目標,政府、開發銀行、慈善家和企業的全新夥伴關係已經在建立當中。G20領袖應組建專家組,從可用於全球疫情防範與響應機制投資的綠色財務模式中確定最合理的流程。



 



此外,因為中低收入國家面臨嚴格的財政約束,他們對公共衛生和全球疫情防範及響應系統所做的任何額外投資均應被認定為對金融中介基金的實物捐助(前提是他們與基金的總體目標相符)。



 



其次,為確保這些新資源的有效利用,金融中介基金必須具備以預先商定的投資社會經濟影響指標為基礎的評估機制。任何此類機制都必須讓捐助者相信,他們對金融中介基金的長期捐助均會產生可以量化的回報。



 



第三,金融中介基金的出資不得破壞滿足其他緊急公共衛生需求的項目。為確保金融中介基金不會挖走支持,除現有官方發展援助外高收入國家還必須提供額外捐助。



 



最後,就像G20羅馬領導人宣言所承認的那樣,為確保其在中低收入國家眼中的合法性,金融中介基金必須將普惠和包容性治理作為自己的目標。例如,藥物創新及生產應按照集體智慧原則來進行管理,這需要對基礎知識進行盡可能廣泛的共享。



 



金融中介基金必須擺脫既過時又不公平的捐助者-受益者框架。金融中介基金正式治理架構中的代表權應平等分配給高、中和低收入國家。世衛組織和非洲疾病控制中心等全球和地區執行機構應當發揮核心作用,來自全社會的獨立專家同樣應參與決策。



 



為避免全球治理機構間產生官僚糾紛,金融中介基金應當由世界銀行主辦,由世衛組織在戰略制定和執行等方面發揮領導作用。與此同時,上述兩家機構都必須認識到,在完全透明的伙伴關係中鼓勵所有利益相關方最大限度的參與是建立專業知識和能力的最有效渠道。



 



今年G20主席國印度尼西亞必須確保金融中介基金能取得成果。但首先,本月召開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會議必須就融資和架構問題達成一致,以確保上文所列出的4個條件都能被金融中介基金所滿足。



 



如果說新冠疫情教會了我們什麼,那就是我們需要徹底改變方向。建立一個精心設計、資金充足的全球疫情防範和響應機制基金是實現世衛組織人人健康目標的關鍵一步。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陳品潔)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How to Design a Pandemic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Fund​》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