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醫療視角:面對重症患者 醫生需要舒緩照護的訓練

沙普瓦(Kseniia Shapoval)    2021年12月30日 07:00:00



 




沙普瓦



●國際復興基金會的公共衛生項目經理




 



當新冠病毒襲擊烏克蘭時,傳染病專家卡拉比約什( Stepan Karabinyosh )處於危機的中心。在重症監護室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卡拉比約什發現,他的醫學訓練讓他為治療患者的實際挑戰做好了準備,但並沒有為心理挑戰做好準備,即告訴越來越多的人們,因為可能傳染他們所愛的人,他們很可能到死都不能見到他們了。



 



但卡拉比約什比他的許多同事更能應對這種體驗。他還接受了舒緩照護(palliative care)方面的額外訓練——這是一種多學科方法,目的是優化重症和絕症患者的生活品質。



 



卡拉比約什非常艱難地理解了舒緩照護指導的必要性。在他職業生涯的早期,他對處理重病患者的負擔感到不知所措。他幾乎沒有時間吃飯,但還是發胖了。他不再和朋友和家人說話,除了工作和睡覺什麼都不做。



 



然後,有一天,當他給一位 70 多歲的女人拍 X 光片時,她抓住他的手說:「請做點什麼,孩子,我快死了!」 那一刻,他看到了自己的母親。他知道他需要帶她完成一項她可能無法生存的醫療程式,但他很難進行對話。他意識到,如果他想繼續當醫生,就必須改變。



 



在接受舒緩照護訓練後,這些對話變得更容易了。他說,訓練幫助他培養了積極傾聽、建立融洽關係和建立同理心的技巧。至關重要的是,舒緩照護訓練説明他將需要支援的人與需要治療的疾病區分開來。在疫情初期,解決患者恐懼的能力尤為重要,當時應對 新冠的最佳方法仍有待確定,而醫療方案選擇非常有限。



 



當所有醫療選擇都用盡時,舒緩照護還有助​​於創造一個討論死亡的空間。患者及其親屬通常不知道疾病的發展過程。在這種情況下,舒緩照護旨在幫助他們瞭解預後​​並更好地為臨終做好準備。



 



舒緩照護訓練最主要是為了改善重症和絕症患者的生活品質,但也涉及支持醫療工作者的技巧,因為他們要應對工作經歷帶來的情感負擔。它包括對自我護理和心理支持的建議,特別是對於在經常失去病人或面臨失去通常認為自己不會死的病人(如年輕人)的環境中工作的醫務人員。



 



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這種支援。在疫情期間,醫護人員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醫生、護士和醫師助理的疲倦、抑鬱和焦慮的比率呈爆炸式增長。一位專家在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上指出,醫療行業的死亡率正在阻礙從疫情中復甦,威脅到總體全球醫療。



 



對於已經人手不足的醫院來說,留住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很重要。我和其他業內人士觀察到,在舒緩照護方面接受過訓練和有經驗的醫療工作者已經做好了更好的準備來應對這些挑戰和避免倦怠。



 



許多組織,包括我自己的國際復興基金會(International Renaissance Foundation),支持在方面訓練更多舒緩照護工作者的舉措。在弗蘭科夫斯克中心(Ivano-Frankivsk Center)舒緩照護團隊和特蕾莎修女基金會(Mother Teresa Foundation)的支援下,我們為醫護人員推出了關於 悲傷和損失的免費 線上網路研討會。我們還為在整個疫情期間工作的醫務人員開設了三門實踐課程。該計畫包括心理訓練、與心理學家和牧師進行團體和個人諮詢、祈禱、虛擬遊覽和藝術課程。50多名醫療工作者參加了這些課程,都認為自己心理情緒狀態得到了穩定,睡眠模式有所改善。



 



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為了為未來疫情做好準備並提供更好的整體醫療水準,舒緩照護應該完全納入醫療保險並成為訓練的標準部分。醫務人員應輪流進行舒緩照護,以獲得實踐經驗。醫療戰略正在根據新冠疫情而重新評估,舒緩照護應被視為治療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Pandemic and Palliative Car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