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兒童視角:一開始就做對 應確保每個孩童可以參加學前班

安東尼尼斯(Manos Antoninis)     2021年09月05日 07:00:00





 




安東尼尼斯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全球教育監控報告總監




 




編按:上過幼稚園,對孩童未來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在克羅埃西亞北部一個小鎮Orehovica當中,學前兒童每周聚集在一起兩次一起玩樂與學習。這些課堂,包括羅馬曼人(Roma),都充滿活力。活動符合每個人需要並且創造一種歸屬感,無論他們的出身。老師接受過施行這種包容性教學的訓練,而且知道怎麼能最好支持這些尚未進入正式教育的年輕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在學前教育扮演核心角色,而且感覺到受到重視與支持。這些對孩子的正面影響擴散到地方社區並且提升社會團結。



 



Orehovica計畫的成功強調長期以來的真相:從出生到五歲這段期間對一個人長期發展很關鍵。大腦在這段期間快速發展重要技能,影響我們的生命、我們能在學校表現多好,以及我們能多勝任我們的工作。



 



進入高品質學前教育幫助培養那些技能而且可以留下驚人的好處。美國研究人員在1960年代以來花費超過50年來研究這些計畫對孩子的影響。他們發現參與早期童年教育降低學生被安排到特殊教育的機率,也提升高中畢業率11%。這些孩童在學校經歷更少的懷疑,擁有更好的就職前景以及整體精神健康,還有更低的犯罪率。



 



來自其他國家的證據顯示相似的結論。在智利,一項分析四年級學生,顯示有學前教育的人和特別是貧窮孩童,在閱讀和數學表現比那些沒有得更好。在印尼,早期幼兒教育降低窮人與富人孩童在語言、認知發展、交流、常識和社交行為的差距。



 



儘管這個期間很重要,最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全球教育監視報告「一開始就做對」( Right from the Start),預估40%的孩童,多數是低或中低收入國家,依舊完全缺乏這種學前班。孩童因為殘疾、種族、語言、貧困、移民或者流離失所已經有劣勢,有可能更加面臨營養不良跟不健康。他們更可能無法進入學前教育。



 



富裕與貧窮家庭在學前教育參與差距很驚人,再一些非洲國家超過60%。族群之間的差異也很大,舉例來說在希臘,只有28%羅曼人孩童參加學前教育,全國整體平均卻有84%。



 



「一開始就做對」報告主張從一開始就給予每個人平等的教育機會可以在建立包容性上產生強大效果。讓所有孩童進入學前教育,無論他們的背景、身分或能力,可以讓往後的日子更公平競爭。但是大多數的國家不管這件事情,只有28%國家強制要求所有孩童接受學前教育。



 



能否受教僅僅是冰山一角。在最貧窮的國家中,許多學前教育缺乏資金,而且沒有足夠的設備提供高品質的包容性教育。孩童需要安全的學校、參與式活動、還有受到合適受訓的教師支持來成長,但太多學前環境最終讓他們失望。



 



在馬拉威,一份針對孩童教育職員中心的調查發現,三位裡面僅有一位有相關證照。但是高收入國家也存在品質擔憂。例如,在義大利突斯卡尼區,大約六成的老師說他們不熟悉移民、難民和羅曼人學生的需要。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惡化了目前的情況,讓對學前教育的需求更強烈。在英國六月G7會議當中,美國第一夫人吉爾拜登和劍橋公爵夫人凱瑟琳,呼籲重視普遍早期孩童照顧和教育的轉變性力量。為了加大這些努力和合作,政府和國際組織應該在今年秋天啟動新的早期教育全球夥伴戰略,確保每個孩童可以參加學前班。



 



各國能優先合適的處理早期教育非常重要。他們必須確保老師有接受包容性教育的訓練,課程考量到學生的多元性。而且還要蒐集那些參與學生的數據,政府也必須增加早期教育的投資。



 



世界領袖已經多次保證在疫情之後「重建未來」,當論及教育,他們需要「一開始就做對」。



 



(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Early Education》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