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新興視角:發展中國家需要更多資本流入 而非限制資本流出

卡德納斯(Mauricio Cárdenas)    2020年05月23日 12:00:00



 




卡德納斯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



哥倫比亞前財政部長




 



許多人呼籲讓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暫時延期償付所有債務,以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引發一場主權債務違約海嘯。他們認為與其被動等待債務人停止履行償付責任,不如叫債權人同意暫停收款一段時間更能令事態有所改觀。



 



但儘管全面凍結債務償還可能會對許多缺乏更佳選項的低收入國家有所説明,對於那些目前仍能進入金融市場的新興經濟體卻可能適得其反。



 



這些國家現在需要的是更多的資本流入,而不是對流出的限制。



 



暫停償付會帶來兩個問題,首先,新興經濟體需要新的淨融資——換句話說就其資源需求量要比凍結其償債義務所能提供的更多;其次,參與延期償付的國家可能面臨某些債券持有人的法律訴訟,進而影響其未來進入資本市場的管道。



 



對於在本幣資本市場上擁有大量外國投資的國家來說,債務延付尤其會成問題。



 



外國投資者撤離市場的衝動將對新興市場貨幣構成更大壓力,從而推高通脹並限制了可用於緩解新型冠狀病毒經濟後果的流動性資源。採取防止資本外流的資本管制措施同樣是不明智的:資本無論如何都會撤離,同時也會在撤離過程中造成嚴重破壞。



 



雖然債務延付對新興市場弊大於利,但期望私人資本提供這些國家當前所需的融資也是不現實的。



 



的確,幾個新興經濟體在4月以較為合理的條件從主權債券市場籌集了資金:墨西哥發行了60億美元債務,以色列發行了50億美元,印尼43億美元,秘魯30億美元,巴拉圭10億美元,而巴拿馬和瓜地馬拉也發行了一小筆數額(此外卡達,阿聯酋和沙烏地阿拉伯發行了總額達240億美元的債券。)



 



但相對於新興經濟體2020年、2021年預計達2.5兆美元的資金需求來說,這只是杯水車薪。



 



同時也不能保證將來的債券發行必定成功。



 



新興經濟體不太可能經歷V型復甦,因此其信貸狀況必將有所惡化,復甦將需要時間,並且(病毒一樣)呈現波動性,從而產生更大的不確定性。隨著全球經濟資料表現欠佳,投資者將越來越傾向于選擇更安全的資產,並減少新興經濟體投資。



 



那如果既不建議延期償付,又無法依賴私人資本,該怎麼辦?



 



常規的應對手段是讓新興經濟體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多邊(和區域)開發銀行那裡尋求更多的支持,但是這些機構無法提供所需的資源:國際貨幣基金(IMF)最多能調動1兆美元,各個多邊開發銀行只能拿出幾千億美元——這反映出這些機構既資本不足又害怕失去其AAA信用等級的窘境。



 



同時在包括美國國會在內的諸多阻撓之下,為這些機構補充資本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但人們現在就需要錢。



 



解決方案其實有賴於那些發行儲備貨幣,因而應當真正關注全球經濟健康狀況的中央銀行,透過與國際貨幣基金和多邊開發銀行進行協調,它們應構建一種特殊目的載體(special-purpose vehicle),充當目前全球大量可用流動性與新興經濟體不斷增長的融資需求之間的橋樑。



 



特別是,特殊目的載體可以發行債券,然後那些大型中央銀行將根據自身制定的量化寬鬆計畫購買這些債券,然後將所得款項貸給新興經濟體,借助部分提高信用水準的操作,這些貸款可以像其他金融資產一樣被證券化和交易。



 



這些特殊目的載體需要包含特定權益才能達到購買債券央行所要求的最低信用等級,多邊開發銀行和國家政府都可以提供這些權益。



 



多邊開發銀行將管理新貸款的構建,監督和償付,這可以由特殊目的載體和多邊開發銀行聯合實施。



 



但是屬於特殊目的載體的貸款當然不會被記入多邊開發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因此也不會影響信用等級,特殊目的載體貸款應當只能被用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緊急狀況(包括復甦)。



 



為該機制提供資金的央行將決定哪些國家可以動用該機制。



 



比如美聯儲(FED)可能不願向某個扶持中國作為主要債權人的國家特殊目的載體提供流動性,為了促成融資,中國也需要為該計畫提供資金。



 



此外,特殊目的載體可以作為風險緩解工具,以使更多的私人資本進入新興經濟體,例如它可以在疫情後復甦階段,對外國對公私合作夥伴關係的直接投資提供股權擔保。



 



最後,多邊開發銀行應更有效地利用自有資產負債表來支持經濟復甦。



 



在這方面它們可以且應該做的事情很多,從增加自身獲取其他流動性來源的途徑以增加槓桿作用開始。



 



提議建立特殊目的載體可以提供多邊開發銀行當前缺乏的流動性支援。



 



事實上,20國集團(G20)全球金融治理專家團在2018年的報告中就提議過,並預計此安排將使世界銀行的貸款額至少增加10%,各區域多邊開發銀行的貸款數量也會大幅增加。



 



決策者們應該專注於對現有系統進行調整,而非在這些非常時期中建立新的國際金融體系,同時建立特殊目的載體的過程,也會比需要立法行動的替代方案更加簡單快捷。



 



當然,額外的全球貸款機制並不能解決新興經濟體當前面臨的所有問題,但這將為它們提供一些嶄新的工具,設置這一機制將需要果斷行動和國際協調:就跟戰勝病毒本身的原則一樣。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Emerging Economies Need New Finance, Not Moratorium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