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監督視角:正視殺蟲劑危害 攸關人類糧食安全及環境健康

莉珀楚烏(Layla Liebetrau)    2020年08月02日 12:00:00

 



 



 




莉珀楚烏



 



 ● 奈洛比糧食之路計畫專案主任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工業農業正在辜負地球和地球人民,特別是:有害化學殺蟲劑日益威脅著環境和公共健康。



 



殺蟲劑和化肥一起助力工業農業體系——在全世界幾乎所有地區,它們的使用量都在穩步增加,玻爾基金會(Heinrich Böll Foundation)最新《昆蟲地圖》(Insect Atlas顯示,全球每年殺蟲劑用量已從世紀之交的約300萬噸增加到如今的逾400多萬噸。



 



2018年全球殺蟲劑銷售總額為565歐元,到2023年可能增加到820億歐元。



 



部分國家監督部門日益關注食品中的殺蟲劑殘留所造成的健康風險,但所有政府都低估了這些產品對於目標之外的有機體的影響。



 



殺蟲劑可以在環境中存在數十年之久,威脅整個人類生態系統,過度和錯誤使用殺蟲劑導致土壤和水資源污染,降低生活多樣性,殺死有益昆蟲,也讓人們的糧食變得不再安全。



 



昆蟲數量的下降因為一份2017年的研究而在歐洲稱為熱門議題。



 



研究發現,在德國部分地方,75%以上的飛蟲在過去30年中銷聲匿跡,之後,雪梨大學的研究者估算,全球41%的昆蟲數量正在下降,1/3有滅絕風險。



 



這些研究讓人們得以窺見令人擔憂的環境趨勢。



 



長期昆蟲數量科學資料較少,農業工業化不斷加快的地區更是付之闕如,如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而這些地區卻最容易受到危險殺蟲劑的影響。



 



在過去20年中,在群眾示威和運動的影響下,歐盟禁止了多種有害活躍殺蟲成分,但歐洲總體殺蟲劑使用趨勢並不均衡:丹麥等國家用得少,波蘭等國家用得多。



 



總體而言,更嚴格的監督和需求下降讓歐洲市場對於全球主要殺蟲劑生產商不再那麼利潤豐厚。



 



目前全球四家最大的生產商:德國的巴斯夫(BASF)、拜耳(Bayer),中國所有的瑞士企業先正達(Syngenta),以及由陶氏杜邦農業事業部脫胎而來的科迪華(Corteva Agriscience),它們共佔據了全球殺蟲劑市場的2/3,並在尋找新的收入源。



 



它們將目標對準了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的農業部門承受著養活更多人口的壓力,同時還要適應氣候變化的影響。



 



在這裡,主要生產商因為一個事實而獲益:歐洲政府所執行的相對嚴格的殺蟲劑標準只適用於歐洲。



 



這些標準並不限制歐盟製造並向其他國家出口有害殺蟲劑,只要成分經經合組織的一個會員國批准,歐盟公司就可以生產和出口含有它們的殺蟲劑,不論是否有科學證明對人體健康、環境有害。



 



比如,在肯亞,1/3的註冊活躍殺蟲劑成分未經歐洲批准,因為它們會對健康和環境造成負面影響,據英國赫特福德郡大學(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負責維護的殺蟲劑屬性資料庫(歐盟處資的FPPTPRINT項目的一部分),77%的肯亞殺蟲劑產品可歸為致癌、誘發突變、干擾內分泌或有神經毒性,或對生殖系統具有明確影響。



 



此外,肯亞可購買的殺蟲劑中,32%對蜜蜂具毒害作用,逾半對魚類有毒害作用。



 



歐洲是肯亞殺蟲劑的第二大進口地區,僅次於中國,近60%的在肯亞註冊的歐洲產品由巴斯夫、拜耳和先正達生產。調查發現,巴斯夫、拜耳、科迪華、FMC和先正達生產的殺蟲劑中,有1/3以上包含具強烈健康和環境毒性的化學成分。



 



不幸的是,殺蟲劑監督在全球南方諸多國家太弱,這些產品的日益普及,當地農民常常不假思索地使用,而不考慮更安全的方案。



 



即使殺蟲劑可以安全使用,農民、經營者和貿易商也常常缺少遵循說明和標籤的文化程度,特別是如果這些資訊不是用本地熟用語印製的話,這些障礙,再加上個人防護設備成本高昂,可能讓「安全使用」形同虛設。此外,許多發展中國實驗室基礎設施不足,有可能進一步加劇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



 



環保和衛生組織向肯亞議會遞交請願書,要求採取更嚴格的殺蟲劑管控,並停用已證明有害的活躍成分,業界為這些團體的努力貼上反科學的標籤,說殺蟲劑是戰勝全球饑餓的不可或缺的武器——這一說辭引人入勝,但是錯的。



 



無視對殺蟲劑基於證據擔憂的信口開河,只能讓主要生產商繼續不顧一切的盈利。



 



相反,人們需要嚴肅討論替代方案,提高可持續農業體系中的糧食安全,將公共健康和環境保護放在首位,歐盟監督和肯亞請願書顯示,有意義的變化需要政治領導層齊心協力。



 



此事攸關全人類的糧食安全和環境健康。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True Price of Pesticides Is Unaffordabl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