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血腥視角:以色列血洗加薩 重啟中東無休止的暴力循環

阿萊伊哲(Muhannad Alazzeh)    2023年11月14日 07:00:00

阿萊伊哲(Muhannad Alazzeh)

●國際人權專家

●約旦前參議員




 



哈瑪斯10月7日的襲擊行動和以色列冷血的軍事回應,再度重啟中東看似無休止的暴力循環,按目前情況來看,還沒有真正的努力來打破這種循環,最終解決以巴衝突的前景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遙遙無期。所有渴望和平的人,必須對以色列人和伊斯蘭基本教義派武裝分子說出真話。



 



從小到大,我們大多被教導,認知並仔細思考自己的過去是人品的表徵,然而今天,我們面對的各方卻拒絕正確解讀過去的歷史,或對未來的規劃。



 



哈瑪斯10月7日的突襲是其在2008年、2014年和2021年攻擊行動的升級版,哈瑪斯公開宣稱是要回應東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周圍的挑釁佔領行為,並解放巴勒斯坦囚犯。但上述襲擊從未改變加薩的地面形勢,反而一直造成雙方更多傷亡——儘管巴勒斯坦傷亡人數通常是以色列人的5倍。接著還有不可避免的基礎設施破壞、封鎖加強以及持續鎮壓巴人(比如在阿克薩清真寺逮捕的人數不斷增加)。



 



同樣,為了懲罰哈瑪斯在10月7日殺害1400名以色列人所採取的軍事報復行動,以色列也沒有冷靜下來檢視以前的記錄。過去在加薩的戰爭從未達成馴服哈瑪斯的主要目標,因為以色列的做法一直是治標不治本。



 



以色列自建國以來,以維護安全的名義進行多次血戰,最終的代價是犧牲巴人的生命、權利和未來願景,最近納坦雅胡總理的極右翼政府(現已讓位給緊急團結政府)指派宗教狂熱分子擔任重要閣員,這些人又加劇與巴勒斯坦人的緊張局勢。



 



以色列人一直誤以為生活條件惡劣的巴勒斯坦人會順從地接受現狀,但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敘利亞和埃及的衝突和佔領史,清楚地表明這樣的心態最後會帶來失敗。被壓迫者可能經歷一個看似極度冷漠期,但他們對自由的渴望依然存在,終將在某個時刻從沉默中甦醒。



 



在最近這場戰爭中,以色列的目標似乎是為那些被哈瑪斯殺害的人復仇,同時恢復以色列國防軍的震懾力,並消滅加薩地帶的哈瑪斯,但以色列並未解釋將如何達成最後一個目標,以及如何收拾善後。



 



每次哈瑪斯把加薩及其民眾捲入血腥戰爭,都不可避免地激起阿拉伯世界情緒高漲,加薩被摧毀的畫面不僅激起阿拉伯民眾的憤怒,連相對冷靜的群體也跟著怒火中燒。看到一些教育程度最高、最開明的阿拉精英,也開始支持哈瑪斯,雖不意外卻也令人失望。最近一名這樣精英人士指責我批評哈瑪斯,辯稱哈瑪斯並非恐怖組織,而是反抗運動,至於被殺害的以色列人並非平民,而是罪有應得的屯墾者。



 



這種反應表明暴力和仇恨的浪潮將如何吞噬一切,就連知識份子也會在社群媒體和宣傳機器推波助瀾下,充滿情緒和怒火。



 



如果以色列無法消滅哈瑪斯、或甚至無法削弱其軍事力量和政治權威,那麼它將一無所獲。加薩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壞,需要數十年才能逆轉。同樣,哈瑪斯所做的僅是上演一場自我陶醉的武力展示,而加薩無辜民眾為此付出的代價則是鮮血、家園和未來。一旦戰爭結束,哈瑪斯對無辜平民的輕視就會達到頂峰,其支持者將再次站在被摧毀房舍的瓦礫堆和無辜民眾的屍體上歡慶「勝利」。



 



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都必須仔細思考其政策和行動可能達成什麼,只有牢記過去的經歷,才能回到至少為衝突雙方帶來些許希望的道路。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Futility of Violence in the Middle East》,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