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撒哈拉視角:美中在蘇丹槓上 為非洲好望角的戰略敏感

班阿米(Shlomo Ben-Ami)     2021年11月22日 07:00:00



 




班阿米



● 台拉維夫大學歷史學教授



● 曾任以色列外長(2000.11 – 2001.03)



● 著有《戰痕、傷口與和平》




 



當一個缺乏民主傳統的後殖民國家脫離殘暴獨裁統治,很少能真的變成民主政體。確實,這些國家很可能會遇到政治動亂以及外國角色為了戰略利益而干預。這發生在海珊後的伊拉克,格達費後的利比亞。蘇丹是不是也有同樣命運?



 



目前為止,答案是肯定的。當蘇丹長年的獨裁者巴席爾(Omar al-Bashir )在2019年的軍事政變中被趕下台,那些讓利比亞變成戰略遊戲場的國家看到了在南撒哈拉非洲與中東之間道路立足的機會。



 



可以肯定的是,蘇丹很快地建立讓國家轉型到民選領導的的主權委員會。但是在上個月,僅僅在完成轉型前一年,蘇丹的將軍布罕(General Abdel Fattah al-Burhan)解散主權委員會而且逮捕了民選總理哈姆杜克(Abdalla Hamdok)。



 



所有的政變發動者都曾在巴席爾底下服務過。而且布罕下令釋放那些被關押的前國家國會黨高級官員,還有伊斯蘭主義領袖。這讓埃及和阿聯擔心蘇丹的新領導層會跟巴席爾一樣,同情穆斯林兄弟會。該組織是他們共同的亦敵亦友-卡達與土耳其的朋友。



 



然而軍事政變很少是因為意識形態。相反的,他們通常尋求保護集體與經濟利益。蘇丹的軍事領袖大概專注於保護他們金礦、建設和石油利益。政變領休也很可能希望能保護他們自己不被國際法庭起訴。畢竟布罕是達富爾大屠殺的其中一個策畫者。



 



但這不表示埃及跟土耳其可以安心。土耳其與巴席爾的關係帶來一項重大的戰略好處,包括一紙在薩瓦金島的合約,該島坐落在紅海上的戰略位置。



 



儘管土耳其反覆聲稱他收復薩瓦金島只是出於商業觀光目的,在島上建立軍事設施才是真正意圖。布罕的政府不僅會遵守合約,還會加碼蘇界大量蘇丹土地給土耳其作農業發展。



 



俄羅斯也放眼蘇丹的紅海海岸。去年,俄羅斯與主權委員會千署協議,容許俄羅斯在蘇丹停靠最多四艘軍艦。俄羅斯從冷戰以來在非洲就沒有港口,不會錯過任何願意同意該協議的蘇丹政府。



 



有個國家倒是失去了興趣:中國。不像是利比亞,蘇丹不是主要產油國。蘇丹在2011年南蘇丹獨立後就失去了該地位,喪失全國80%已知存量。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2011到2018年間,中國只提供1.43億美元貸款,比2003到2010的60億美元少很多,而多數是電力跟交通項目。



 



事實上,中國在蘇丹的利益與西方重疊。考量到非洲好望角的戰略位至,雙方都偏向看到蘇丹成為政治穩定與經濟獨立的國家。



 



接著還有以色列,至少理論上來說,布罕的政變是個好消息。去年,就是布罕和他在軍中的同袍支持承認以色列國並建交的協議,這讓蘇丹成為第五個這麼做的阿拉伯國家。



 



蘇丹民族主義民選領袖就不那麼熱衷該協議,儘管川普總統承諾把蘇丹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移出無疑很誘人。而且蘇丹充滿警覺性的政黨都知道以色列作為打開美國內心與錢包的價值。



 



這些警覺心始於巴席爾,儘管作為以色列敵人(哈瑪斯與真主黨)的朋友,他同時也願意接觸以色列。他相信外交正常化會為他贏得美國的支持,說不好還能停止國際刑事法院的追殺。利比亞的軍頭哈夫塔(Field Marshal Khalifa Hafta)聽說也在打同樣算盤。



 



但是美國在蘇丹的利益遠遠超過對以色列的支持,而且還超過對利比亞的興趣。首先,在神學士奪取阿富汗之後,美國有壓力避免海外另外一次的民主陣營倒退。而美國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俄羅斯土耳其,以及可能包括中國,在戰略敏感的非洲好望角站穩腳跟。



 



而且,無論利比亞的衝突是不是破壞馬格里布地區的穩定,蘇丹內戰肯定會顛覆岌岌可危的區域秩序。周遭衣索比亞已經瀕臨內戰邊緣,危及把蘇丹也拖入內戰當中,這又可能影響到南蘇丹的石油出口。當伊索比亞的復興大壩又對埃及造成生存威脅。



 



為了避免區域動盪,美國必須使用自己的籌碼來控制對以色列、埃及和阿聯的支持,促使他們支持蘇丹過渡到民選領袖的轉型。這需要控制穆斯林兄弟會並且確保蘇丹政府尊重與以色列的協議。為了在尼羅河爭端達到解決方案,美國已經威脅撤走對伊索比亞的發展資助。



 



撇除安全部隊的殘酷鎮壓,蘇丹公民社會也該盡自己努力,發動強大的反抗運動。這個動員跟當初推翻巴席爾有很多相似之處。(利比亞就看不到類似的運動)。



 



蘇丹抗議者不會孤單。非洲聯盟已經加大對布罕的政治壓力,而西方國家和世界銀行也暫停援助。但還必須做的更多。只有美國領導西方站在一起可以讓蘇丹避免利比亞的命運,並且恢復民選政治的道路。



 



(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Is Sudan the Next Libya?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