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卡伯瑞茲
• 美國路易西安納州立大學歷史教授
「最一開始是拿破崙(In the beginning was Napoleon.)。」這是尼珀迪(Thomas Nipperdey)晚年備受讚譽的著作《從拿破崙到俾斯麥的德國》(Germany from Napoleon to Bismarck)的開頭。
此書雖然敘述著19世紀德國的歷史,作者在談論的也是拿破崙一世作為打造現代歐洲的關鍵人物,但從許多面向來看,書的開頭也能用以形容目前的中東地區。
拿破崙在1798年出征埃及,在歷史上留下了印記。
它代表著自由帝國主義(liberal imperialism)首次出現,以及法國大革命多麽快速地超越了法國國界、以及歐洲的邊界。這次東征雖然是軍事上的慘敗,但它依然對當地影響深遠。
首先,這次侵略是當代第一次嘗試將伊斯蘭社會與歐洲社會結合。同時,它也建構了東方主義論述發展的關鍵。在這個關鍵時刻,所有的思想元素融合在一起,被一個滿是西方統治兵器的軍火庫保護著。
佔領行動本身並沒有成功地讓埃及社會現代化。
由於法國試圖引進具革命性的道理太激進且太異己,遇上了埃及當地堅決的反抗,但拿破崙遺留的政治真空(political vacuum)不久後被阿里・帕夏(Kavalali Mehmet Ali Pasha)填補,並在法國軍隊離開後的10年內開始奠定埃及改革及現代化的基礎,之後在中東扮演重要的角色。
拿破崙出征埃及亦顛覆了以往歐洲對當地的政策。
與其將攻擊指向英國的帝國王權,法國的侵略促使了鄂圖曼帝國(the Ottoman Empire,法國以往的同盟)與它之前的敵軍俄國、英國結盟,並翻轉的在東方法英對抗(Franco-British rivalry)的本質。
直到當時,法國傳統上都從印度洋的島嶼基地突襲印度,英國則有能力獨自抵擋法國的海軍軍力,但拿破崙試圖以陸戰佔領埃及,讓前述公式完全變調。其他強權可能會從鄰近印度次大陸的地區入侵印度,英國也被迫開始衡量發生的機率。
情急之下,英國展開一場長期的努力,試圖佔領其它地區以保護印度領土不會遭受經由陸地的侵略。
1798年,英國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的主管說道:「我們曾經透過自己的武裝力量戰勝一整個帝國。這個地方必須繼續用武裝力量掌管,不然它同樣的又會落入另一個強權手中。」
這樣的武力鞏固了英屬印度直到1947年,也協助英國入侵埃及、葉門、阿曼、伊朗和阿富汗。
拿破崙戰爭(Napoleonic Wars)在伊斯蘭教的中心地帶落下長久的陰影。
雖然這些戰役的本質是歐式的,它們形塑了下一世紀歐洲和伊斯蘭世界的關係,鄂圖曼帝國發現自己不僅是俄國帝國的目標,也是法國、奧地利、英國的侵略對象。
這些國家長期以來造成鄂圖曼帝國損失土地,並促使「近東問題」(the Eastern Question)出現。此外,在20世紀西方介入中東的行動中,有許多與拿破崙手法的相似之處,可見拿破崙的影響深遠。
1810年至1812年間,距離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的出現尚有一世紀,拿破崙的使者已在鼓勵敘利亞及伊拉克的阿拉伯部落能夠團結、造反對抗鄂圖曼。
之後,法國政府實現了拿破崙的殖民帝國計畫。
1830年,法國軍隊入侵阿爾及爾(Algiers),軍隊中還包括部分參與埃及戰役的軍人。這場侵略是根據拿破崙在20年前發展的權變計畫,為法國到1962年的殖民政權打下了基礎
伊朗的帝國已經成為過去。
它也經歷了同樣痛苦的命運,成為歐洲大國談判的籌碼,伊朗受到法國和英國的雙重打擊,並屈辱地敗在俄羅斯的手下。俄羅斯在1813年收購了喬治亞和高加索的東南部地區,幾乎取代了伊朗在該區的影響力。
拿破崙戰爭揭示了鄂圖曼帝國和伊朗國家的不足,並突顯了它們與歐洲主要大國之間日益嚴重的軍事、經濟失衡。 戰爭由此開啟了一個時代,由國家驅動全面的改革。
鄂圖曼帝國、埃及和伊朗的政治領導人力圖以歐洲形象重塑政府和軍隊,這是拿破崙在中東最持久的遺物之一。
具有改革意識的統治者,如蘇丹的馬哈茂德二世(Sultan Mahmud II)、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Mehmet Ali)和伊朗王子阿巴斯·米爾扎(Abbas Mirza)都沒有質疑傳統秩序所依據的文化規範或社會結構。
相反的,他們認為歐式的軍事和行政改革將能夠鞏固己身在國內的力量,並更有效地保護國家免受外界威脅。
但是,這些改革需要將西方的做法引入伊斯蘭社會,並挑戰現有的權力結構,因為它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直接,中央政府也更廣泛地介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團體的反應異常消極,其中包括宗教領袖烏拉馬(ulama)、阿拉伯中部的沙烏地人(Saudis)、鄂圖曼帝國的耶尼切里(Janissaries)和伊朗的傳統菁英,他們甚至拒絕了那些現代化變革,即使變革可以將各自的國家保護得更好。
這種對抗漸漸地被看作是在為伊斯蘭生活方式的本質而奮鬥,深遠的影響,以及拿破崙留下的變革,在當今的中東繼續迴盪。
(翻譯:陳悅翔,責任編輯:簡嘉宏)
(原標題為《Napoleon’s Middle East Legac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