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塞莫魯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
背負著逾7.5兆美元外債的新興經濟體(emerging economies)正面臨著日益沉重的償債成本,而這一切,又恰逢它們需要盡可能擴大財政空間以因應新型冠狀病毒危機之際。
儘管有減免大部分債務的充分理由,但許多主要參與者都對此表示反對,認為這將限制這些國家未來進入國際市場的管道,進而壓抑投資、增長。
但支撐上述觀點的證據其實相當薄弱。
國際金融流(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lows)非但未能可靠地促進投資和增長,反而更可能助長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動盪,即使如此,學術界和政界長期以來依然假設,這些國際融資可以幫助新興經濟體建立更有效的體制,例如協助發展自身銀行體系和股票市場。
同時,那些反對債務減免的人還指出,新興市場需要國際債券市場所施加的「紀律」,因為資本外逃的威脅會讓獨裁者和民粹主義者有所忌憚,不敢亂來。
因此在歐洲債務危機期間,各方都盡力勸阻希臘人對外國銀行債務實施違約,以免損害信用記錄,雖然希臘選民拒絕了三大官方債權人(歐盟委員會、歐洲中央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提出的條件,但該國的左翼政府最終還是達成了協定,這讓許多政策制定者歸結出市場紀律有用的結論。
但是這種說法已不再正確。
國際融資非但沒能管束獨裁者,相反的,還一直在為他們提供便利,例如2009年至2018年間的南非,儘管時任總統祖瑪(Jacob Zuma)的專制政府顯然正在掏空該國的經濟和體制,外國資金卻依然不斷湧入。
祖馬政權最終倒臺只是因為所屬的政黨非洲國民議會(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罷黜了他,與國際市場的監管關係不大。
同樣,儘管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對國家體制破壞伴隨著該國投資、生產率成長的下滑,但外國投資者卻反倒拉了他一把。
不斷流入的資金為土耳其日益增大的經常帳赤字提供了資金,同時也撐住了步履蹣跚的經濟,使得埃爾多安得以鞏固自身統治,甚至打造了讓議會和法院聽命於他的總統制。
與南非的祖瑪一樣,埃爾多安面臨的最大阻力並非來自國際市場,而是國內政治,在2019年的地方選舉中,他的政黨在大部分主要城市中均敗北,權力遭到極大削弱。
除了這些例子之外,還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國際融資其實公然助長了新興市場中的腐敗和犯罪活動,例如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就涉嫌參與馬來西亞案值7億美元的欺詐醜聞(1MDB fraud scandal)。
上述事件其實都不足為奇,試問:國際金融機構憑什麼不抓住機會向獨裁者發放高息貸款?或者透過幫助竊國者和不誠實企業做假帳、利用避稅天堂來增加自身利潤?
為了跨越這種破敗的現狀,人們應該尋求部分可斬斷腐敗政權的債務重組和減免形式,有個想法是:建立一個公正的國際機構為國際銀行的公平借貸行為制定規則,還可由此機構確定某國的當前債務是否在民主政府統治下累積,是否是盜竊和欺詐性借款的遺毒,以及這些債務的償還是否會為該國人民帶來不必要的苦難。
對於那些在民主政府統治下借款的國家,可以利用慷慨的方式重組外債,還可以向長期債權人、在新興經濟體進行「境外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的人,提供類似的選項(因為這些形式的貸款不太可能會落入獨裁者的腰包)。
對於第二類國家,應該註銷過去由獨裁或腐敗政府累積的「惡意債務(odious debts)」,因為普通民眾不應為那些金融機構、以及非他們選出政客間達成的交易承擔後果,那些與竊國者簽訂浮士德式交易的投資者,更不應受國際保護。
至於第三類國家(社會無法承受償債成本的政府)顯然不應強迫陷入更深度的貧困,即使它們的債務是由民選政府造成的。
那種認定大規模債務重組和減免意味著新興市場無法獲得充裕資本的假設,並無充分依據。即使這些國家拒絕進行重組、減免,這些債務負擔仍將制止對基礎設施、扶貧和新技術的進一步投資。
同樣重要的是,免除惡意債務將改善主導國際金融市場的激勵因素,致使放款人在支持專制腐敗政權前三思。
這一轉變可以在設計全球金融嶄新一體化框架時提供動力。
不過,這種手段只有在免於對國際金融進行全面否定的情況下才會發揮作用,許多發展中國家仍需要用於投資和基礎設施的資源,也依然可以利用大量負責任且受監管的國際金融流。
我們絕不能造成導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根本無法獲得任何融資的狀況。
為此,應明確規定債務重組(debt restructuring)是一項緊急措施,而且此措施會對正規機構、以及與腐敗專制政府打交道的機構,進行差別對待。
世界需要一個新的國際機構,不僅要監督未來金融活動的規則和監測金融不法行為,而且要支援新的全球規範和標準框架。惟有如此,人們才能確保體系在發展中國家和國際金融機構眼中的合法性。
(原標題為《The Great Debt Cleanup》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