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災難視角:讓太陽變暗是毀滅性的工程 無法解決溫室效應

佛爾(Lili Fuhr)    2023年01月03日 07:00:00

佛爾(Lili Fuhr)

●瑞士國際環境法中心氣候和能源部門副主管




 



氣候混亂威脅全球北方和世界上最富裕者的生活方式,我們可能會聽到社會精英要求迅速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但一個爭議性的想法正脫穎而出:讓太陽變暗。 支持者聲稱,通過類似於科幻小說的方法,即太陽地質工程,我們可以減少到達大氣層的能量,降低地球的恒定溫度。 這個想法引起有錢慈善家的注意,白宮也資助了研究。現在只有一個問題:這是災難的邀請函。



 



目前登上頭條新聞的一項技術方案是平流層氣膠注入工程 ( Stratospheric Aerosol Injection,SAI),支持者聲稱,將氣膠釋放到高層大氣把陽光反射回太空會降低地表溫度。 有人認為我們應該制定 B 計畫,因此這個想法越來越受歡迎,因為現在要按照 2015 年巴黎協定將全球變暖幅度限制在1.5°C已為時晚矣。 但國際能源總署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最近指出,放棄這一宏願將是給碳污染者的一份禮物,而將太陽地質工程列為B計畫的想法是錯誤和危險的。



 



專家一再駁斥我們可以「控制」地球恒溫器的想法。 世上最重要的氣候科學權威——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警告,太陽地質工程不是可信的解決方案。 氣候模型表明,藉由減少日照來阻止全球變暖可能導致大氣環流發生巨大變化,改變降雨模式(例如季風),這對經歷日益嚴重和頻繁的氣候相關事件的國家,影響特別顯著。



 



如果要發揮作用,像 SAI 這樣的太陽地質工程技術需要前所未有的國際合作。 例如,各國政府必須互相協調,讓噴灑化學物質的飛機能夠起飛,這意味著只有強大的國家或軍事政權才能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 化學採礦和生產需要大規模的額外基礎設施。 所有的這一切都需要持續數十年或更長時間。 如果新政府在政權更迭後停止氣膠注入計畫,可能會引發「終止衝擊」,導致全球氣溫飆升到按照大氣中現有溫室氣體所應有的水準。



 



儘管如此,哈佛大學仍準備在一項有爭議的研究專案中測試 SAI 相關設備, 但這種方法實際上是無法控制的,這就是為什麼數百名學者呼籲達成不使用太陽地質工程協定,以阻止公共資金用於該技術,禁止戶外實驗、專利申請和部署,以反制國際論壇和政策討論對SAI的支持。



 



除了技術和政治限制外,知名律師還表示,太陽地質工程不符合國際人權法和環境法。 如果地質工程改變天氣模式,可能會侵犯人們的生命權、健康權和生計權。 此外,SAI可能違反避免造成跨界環境損害的法律義務。 一項影響全球氣候的技術,需要每個可能受影響的人都有發言權——這是一個不可能的想法。



 



但是,既然我們知道這些計畫行不通、充滿風險、無法測試或控管,而且會推遲近期的氣候行動,為什麼我們會看到它們的動力越來越充足,支持聲浪越來越高? 簡而言之,它們給了污染大戶一張出獄證,允許他們申請專利並從相關技術和相關基礎設施中獲利



 



幾十年來,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一直在研究(太陽和其他)地質工程技術並申請專利。 事實上,多數太陽地質工程模型都依賴大規模部署二氧化碳去除技術(Carbon Dioxide Removal,CDR),解決持續開採和燃燒化石燃料的問題。CDR支持者向污染者提供碳去除抵消,破壞了長期解決方案,加劇了氣候緊急情況。 令人擔憂的是,在國際氣候會議上, 對CDR的呼聲越來越高,這可能給巴黎協定帶來巨大的漏洞



 



地質工程的支持者常說,這符合弱勢的全球南方國家的利益,但全球南方國家並不買帳。 事實上,全球氣候運動中的多數團體完全拒絕太陽地質工程。 原住民社區已經集會反對在阿拉斯加瑞典等地進行的太陽地質工程實驗。 實際上,正是最富有和污染最嚴重的國家(尤其是美國)在研究和資助這些技術。



 



一旦世界意識到沒有從大氣中去除碳的快速解決方案,也無替代品能快速淘汰化石燃料的現實,太陽地質工程可能會成為不應有的最後選項——充滿風險但應該別無選擇。我們決不能讓這種情況成為事實。



 



這意味著我們決不能讓它透過政策辯論、私人倡議政府提案研究而正常化。 科學是明確的:我們仍然可以阻止對生態系統和人權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但避免進一步的氣候災難唯一方法是現在就採取真正的氣候行動, 我們必須加快轉型擺脫化石燃料,把科幻小說擱到一旁。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Debunking Solar Geoengineering》,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短期投機炒房形同詐騙



 



買賣屋最難防黑心仲介「低買高賣」兩面賺差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