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數位視角:金融不是服務富人 把財富轉到海外的邪惡機制

佩盧佛(Aníbal Peluffo)    2021年10月11日 07:00:00



 




佩盧佛



•烏拉圭銀行聯盟經濟學家




 



在發展中國家,想要說服人們相信金融不是貶義詞,金融體系未必是一套只服務於富人、把國民財富轉移到海外的邪惡機制,這是一個挑戰。關鍵問題是我們想要什麼類型的金融體系,以及我們如何做才能實現。



 



更包容、更普及的金融體系可以提高經濟增長,減少貧困和不平等,刺激社會包容。此外,政府可以在通過積極實施金融包容政策實現發展目標方面扮演關鍵角色。



 



長期以來,資訊不對稱和金融機構對潛在客戶及其需求缺乏瞭解讓大量發展中國家人口無法進入金融體系。但長期來看,解決這些市場失靈的政策能產生積極的經濟溢出效應,改善金融穩定



 



如今,金融科技企業正在使用數位工具調整金融服務,以滿足傳統上被排除在金融體系之外的個體和小企業的需要。新技術可以用另類數據生成信用評分——從而擴大貸款和其他金融產品的普及度——在短短40分鐘內就為小企業建立資產負債表,方便它們得到微信貸,實現現收現付制微支付系統處理大宗和特殊支出。



 



微金融機構(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和合作社可能最適合領導金融包容措施,因為它們已具備與被排斥人口合作的經驗。比如,在烏拉圭,二級金融機構資金通過微金融機構和合作社向小社區提供貸款。但這樣的機制仍不足夠,它們的成功高度依靠本地環境。



 



因此,政府應該支持金融科技和微金融機構,採取政策鼓勵不太賺錢、強調社會目標的金融服務的發展。決策者還應該探索如何改善新機構和傳統金融服務在這些目標上的互通性。



 



比如,2005年至今年早些時候在烏拉圭執政的中左翼的廣泛陣線(Frente Amplio)在2014年引入了金融包容法。這一措施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務普及度,但要確保有效使用,還需要做很多事情。不幸的是,烏拉圭的中右翼新政府已決定廢除這部法律的核心要素——這與許多國際組織的建議相悖,它們認為金融包容應該是一個發展目標



 



儘管如此,烏拉圭目前在提高金融包容度方面的進展對於決策者解決COVID-19疫情引起的經濟危機非常重要。對公民的國家收入支援,以及通過金融體系為企業提供流動性的工具因為前任政府的政策而變得更有效率(儘管這一援助從跨國角度來看仍相對較小)。



 



但提高金融服務普及度未必會提振社會包容,烏拉圭和其他南美國家的最新經驗證明了這一點。儘管區域金融包容度有所提高,但公共政策並未消除其他長期存在的邊緣化因素。金融包容曲線在向上抬頭,但形狀未變:最受排斥的人群和過去一模一樣。重要的是,要讓這些群體獲得他們使用高品質金融服務所需要的建議和金融教育,因為這方面的錯誤決定會帶來可怕的後果。



 



2014年進行的最新烏拉圭家庭金融調查揭示了社會群體間金融服務使用和普及情況的差異。根據調查資料,共和大學(Universidad de la Republica)的桑羅曼(Graciela Sanroman)和桑托斯(Guillermo Santos)指出,收入更高的家庭更有可能擁有信用卡和銀行帳戶;他們還發現,在種族、就業環境和性別等方面也存在差異。



 



此外,家庭調查顯示,只有4%的小企業——非正式部門為1%,正式部門為7%——擁有銀行信用。55%的小企業從未申請過信用,30%以上認為信用過於昂貴或遙不可及。只有1%的小企業在調查期間擁有微金融機構信用,只有4%在調查之前就已擁有。



 



因此,政府應該提供補貼或其他促進條件,鼓勵發展盈利性較低但社會回報較高的金融服務。與此同時,金融機構應該更全面地使用數位工具加強對當前和潛在客戶的瞭解,為他們提供定制服務。為了不讓低收入客戶吃虧,貸款人應該制定新方針,更注重償還意願而非償還能力,在經濟環境惡化時提供更多的再融資便利。



 



發展中國家金融體系需要結構性變化提高社會包容度,而這些變化又需要更果斷的政策,更宏大的目標,和創新方案。如果這些措施有助於確保所有人都能獲得金融服務並從中獲益,那麼金融將不再是貶義詞。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Financial Inclusion 2.0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