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圍了金馬獎,對我來說已經夠好了,覺得不可思議。卻還是會有各式各樣的糾結痛苦。
主要是自苦,創作的人啊,常常都在自我懷疑的狀態。覺得自己不夠好,覺得哪裡應該可以做得更好等等;然後那一切變成夢魘,在夢裏被更好更美的人事物追殺。
寫此稿的這天,我又再一次聽了整張電影原聲帶,突然心生畏懼不安、誠惶誠恐,於是打電話給導演聊天,想找回當時一起為電影作品投射的情感、付出的心意,讓心底踏實一點。實在地,我始終害怕著沒讓這部電影、這些音樂去到他們該去的地方。我常常覺得作品生出來之後,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再屬於創作者,創作的人只是謙遜的、催生的手。
電影主題旋律(原聲帶曲目壹〈Haven〉)初版樣貌生出來的時候,導演聽了喜歡,我們討論著為它命名,當時導演提了「情書」與「港灣」兩種概念。「比起情書,我更喜歡港灣的概念。」我覺得,港灣,那是一個永遠佇立不離、守候著你的地方啊!永遠會張開雙手懷抱歸來的人!
不論你曾經去了哪裡,你回來了,我在這裡。
電影開拍的第一天,我去現場探班,那是一棟在基隆港口旁的房子,我走進頂樓加蓋的健一的房間,鋼琴旁邊有一扇窗,窗外的景色就是港口,藍色的海、各色的貨櫃、停泊的船隻。遠遠看那扇窗,幾乎像幅畫一樣嵌在牆上,我拍了一張照片,帶著它回家,看著它、想著它,才寫出了〈Haven〉。
這首曲子,這座港灣,對我而言,就是家的概念。在電影中的設定,是主角林健一(莫子儀飾)寫給他的愛人王立維(姚淳耀飾)的鋼琴曲,後來又成為小朋友王悠宇(白潤音飾)唱給林健一的歌〈在夢裏〉;是伴侶之間的美好依戀,也是親子之間源於依戀的模仿;更是他們三人心底認同的那個永遠不毀不離的抽象的家。
當時導演把歌曲名為〈Haven〉(譯:港灣、避風港),我開玩笑說,剛剛好跟「Heaven」(譯:天堂)諧音耶!這個曲名簡直天造地設了。
以下,是寫稿的這時候,收到的導演寄來的信。謝謝導演,謝謝《親愛的房客》這部作品。
2019年8月8日,LINE對話:
Hi,法蘭:其實最近一直想盡快跟妳討論關於配樂的概念,但因為我自己還在摸索這部片該有的樣貌,這想像中的樣貌尚未在心中成形,所以一直還沒跟妳聯繫。
目前為止,看著這些素材:健一的感情似乎仍有距離感,劇情並沒有那麼清楚地推進。
所以我將會需要在音樂方面幫助閱讀,像是輕輕地牽著觀眾的手,但不那麼用力。像在跟觀眾說:「好,我在這裡,我會等你做好準備,再帶著你向前走。』那方向可能是:『帶著懸念的溫柔』。」
還記得嗎?以上是我開始跟你討論配樂的對話。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實在有夠大膽的。怎麼可以那麼不具體?唯一給的具體方向竟然是「帶著懸念的溫柔」。
但好像這就是我們溝通方式吧:習慣不給參考音樂、不給太明確的指令,都是用這種很抽象的語言在溝通。因為我就是相信你會做出來。
在創作的過程中,我一直相信著許多「看不見」的東西。例如:心弦。
我心中真的有這麼一條弦,每次它被撥動的時候,我就會很清楚地知道。
能夠撥動它的不見得是多悅耳的旋律、多好聽的音符。有時即便是很簡單、粗糙的音樂,都有可能撥動它。而當我聽到你的音樂,我就很清楚地感覺到心弦被撥動,而且是以很獨特而溫柔的方式。
在《親愛的房客》這部電影中,音樂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音樂。它還是角色之間互相傳情的軟語呢喃。音樂幾乎成為台詞、是戲的一部分。而你就是住在每一個角色心裡面的那個靈魂原貌。
雖然我知道你老是不滿意自己的音樂做得不夠精緻完美,但你知道嗎?去他的精緻完美,我要的是能撥動心弦的音樂,而你的音樂每次都做到這點,這一點都不容易啊!
※法蘭:法蘭黛樂團主唱,詞曲創作風格獨特且具有高度辨識,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