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冬天無關】冬粉原來是山東粉 行天宮旁的那家「梅」腰瘦好吃

曹銘宗    2020年12月06日 16:06:00

有一家以「行天宮」+「梅」為名的素食冬粉/油飯,在各菜市場輪流擺攤,冬粉一斤60元,附一包甜辣高麗菜乾。



 



炒成金黃色的冬粉,與煙燻甘蔗雞是色香味的絕配,灰熊腰瘦好吃。



 





行天宮旁的這一攤「梅」,吸引不少饕客。(作者提供)


 



冬粉(台語音tang-hún)之名由來,我已講過很多次了,在此簡單說明讓新臉友知道。



 



冬粉是綠豆做的,這種綠豆粉細條,在中國大都稱「粉絲」,有些地方稱「細粉」。山東盛產粉絲,但要1914年龍口開埠建港後,才以「龍口粉絲」之名透過海運銷售海外,包括當時日本統治的台灣,以及東南亞。



 



因為這種綠豆粉細條來自山東,所以日本時代的台灣話稱「山東粉」,簡稱「東粉」,戰後錯寫成發音相同的「冬粉」,至今已約定俗成。



 



當時東南亞華人也稱「山東粉」、「東粉」,此一詞彙後來也成為菲律賓語Sotanghon,馬來語Tanghoon。



 



(本文摘自作者臉書,經授權刊登)



 



※曹銘宗:台灣文史作家,基隆年輕耆老。關注台灣庶民文化的歷史書寫,從日常的生活窺見鮮活的故事。近年致力台灣地名、食物名、海產名的研究,著有《台灣史新聞》、《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