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點累,看到你應該會哭」 李心潔與于子育的20年閨密情

李心潔    2020年12月09日 09:45:00

拍戲間的休息日,我一個人搭高鐵,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到山上。



 



我想安靜一下。



 



戲拍到尾段,有種輕輕的累。



 



生活與生活間,我經常會有「想安靜一下」的感覺,只要没什麽重要事,我通常都會依那份感覺去安靜一下。



 



一個下午,一天,兩天,甚至更久都可以,都好。



 



到了旅館,辦好手續,安靜地吃了一頓午餐,走出外面的院子。



 



陽光正好,秋日的風涼爽,一棵棵的楓樹,樹葉在紅黄橘色中美麗起舞,小草,花,還有小水流,清澈見底的水裡有飄動的水草。



 





李心潔常在臉書分享心情。(取自李心潔臉書)


 



好美麗的日式花園,我的心一下子就安靜下來。



 



我坐在花園裡的休息處,在沙發裡坐了一個下午。



 



就這樣靜靜地坐着,放空。



 



今晚會有一個許久不見的朋友來相會。



 



她拍完日戲,要連開三個多小時的車,穿過黑漆漆的山路,來這裡與我相聚。



 



她說:不累,一定要見一面。



 



疫情下,人與人之間的相聚變得更珍貴。



 



這個朋友,是我20歲初到台灣,認識的第一個藝人朋友。



 



那時候,她叫于琇琴。



 



我們倆都還没出道,她經常開車帶著我,一起去她演唱的民歌餐廳遛達。



 



她在台上唱歌,我在台下喝飲料,吃點心。



 



她一頭長髮,艷紅的嘴唇,緊身牛仔褲,抱一把吉他演唱,很帥。



 





于子育出身「錦繡二重唱」,出道時的身份是歌手,藝名是琇琴。(取自于子育臉書)


 



我很喜歡琇琴的聲音,有一種不知來自哪個經歷的苦澀。



 



後來我們都出了唱片,成為歌手,台上是經常一起跑通告,一起参加表演的歌手,台下是經常一起手挽手到夜市吃小吃一起無聊地逛一天忠孝東路的閨蜜。



 



閨蜜就是,我們可以赤裸裸一起泡澡,一起躺在床上整夜不眠,無所不聊,可以在對方面前狂笑和流淚。



 



後來,我離開台灣,搬去香港,當起演員。



 



每一次到台灣工作,她就是我的「陪睡、陪聊」女郎。



 



只要有空,她就會開著休旅車前來,然後從車上拿出足够外宿一個星期的裝備,保養品、化妝品、衣服、圍巾…陪睡。



 





李心潔稱于子育是她的「陪睡女郎」。(取自于子育臉書)


 



她個子小小的,身材纖細,單身,百分百的路痴,卻老愛開大車,每次上路好像是要把家给帶上似的。



 



再後來,她也開始成為演員,決定用回本名,于子育。



 



一個全新的開始,一個走向更内在的表演形態。



 



我們經常聊表演,分享當演員的苦與樂,也深入探討表演,分享彼此揣摩角色時做功課的方式,更不錯過彼此最重要的演出作品,然後真誠地聆聽對方的觀後心得。



 



能够放下自尊心,如此坦誠面對和接受彼此的真心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一年,她憑《我愛美金》入圍金鐘獎「最佳女主角」,我在香港找裁縫師給她做了一件黑色的晚禮服。



 



我把她給我的那一疊影片,拿回家,仔細的看完,然後呈交心得報告。



 



今年,她摘下了金鐘獎「最佳女配角」。



 



以一個温柔、善良、可愛,寬容的媽媽一角,讓大家看到了她多年來的認真和付出。



 





于子育今年以《俗女養成記》獲得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獎。(取自于子育臉書)


 



一個演員前輩跟我說過,演戲是不能演的,你内心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我看著她在台上領獎的影片,熱淚盈眶。



 



琇琴說,她從小就愛唱歌,但她很内向,永遠都是躲在媽媽背後唱歌。



 



她說自己學習不好,有一次數學考試分數很差,回家很害怕,結果爸爸看到考卷後,带她走到街上,買了一支冰淇淋给她。



 



她說,她永遠都不會忘記當時的感動,那份慈悲的父愛深深籠罩著她,溫暖她脆弱的小心靈。



 



她從小就帶著一種默默戰戰兢兢的自卑感,直到進入演藝圈,就算成為唱片暢銷的女歌手,她還是一直覺得自己不够好,容易緊張,不勇敢表達自己。



 



有時候,有些事發生,她忍氣吞聲,我覺得很心疼,一直鼓勵她要懂得活出自己,不必太在乎别人的說詞和看法。



 



演戲開啟了她生命的另一扇門。



 





于子育(左)在《俗女養成記》演活媽媽的角色。(取自《俗女養成記》臉書。)


 



在角色與角色的詮釋裡,她感受到了内在的自己,釋放了内心壓抑已久的情绪,更勇敢的藉由角色表達憤怒、悲傷、痛苦,同時也釋放無限可愛、單純、率直的一面。



 



我到台灣隔離的第二天,花了一整天把十集《俗女養成記》一口氣看完。



 



觀看過程中,被樸實、可愛、賢慧中带點傻氣的媽媽逗樂,更無數次為她的堅韌,對家人的溫柔,對孩子的愛和包容掉淚。



 



她没有當過媽媽,卻可以把一個媽媽從年輕到年老演得這麽動人這麽細膩,這要多麽強大的心,和無限的愛才可以做得到。



 



我的閨蜜,于子育就是這麽一個人。



 



她幾乎没有邪念和貪欲的,她不自我,也不自私,不任性也很有耐性,永遠都覺得自己對你不够好,跟她在一起會讓你覺得很自在,讓你覺得被寵愛。



 





于子育和李心潔五年前的合影。(取自李心潔臉書)


 



接近晚間十點鐘,她終於出現了。



 



我在電話訊息裡撒嬌跟她說我有點累,很多情緒,看到她應該會哭。



 



結果見面後,哭的是她。哈哈!



 



因爲她哭了,所以我就哭不出來了,覺得自己的那些有的没的心情也不怎麽了。



 



她說自己好累,剛領完獎不久,一陣忙碌,完全没有足够時間做好準備,新戲就開拍,一直愧疚自己没做足功課,覺得自己表現不好,感覺壓力很大…,說著說著就流下眼淚。



 



原來拿獎後,緊接著咬住不放的就是壓力,外界對自己期待的壓力,紛擾你的初心和定力。



 



我播放一些感性的音樂,讓她可以更放鬆宣洩。



 



我跟她說我剛拿金馬獎時,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



 







李心潔受邀參加今年金馬獎,她說終於等到金馬電鍋,要抱著它入睡。(取自李心潔臉書)


 



我開始把外界對我的肯定和期許看得很重,開始在乎一些跟表演没有關係的小事,那些小事讓我變得不勇敢變得很脆弱。



 



後來,我跑去搭地鐵。



 



因為當初為了詮釋《見鬼》裡的角色,我必須學會拉小提琴。



 



我透過聲樂老師的介绍跟隨一個香港管弦樂團的小提琴家學習小提琴。



 



我每天搭一個小時的地鐵到他的住家上課,每天在酒店里認真練習,全心全意投入,只為演好一個角色,没有雜念。



 



所以當我再次身處在車廂裡,聽着地鐵行駛的聲音,坐在人群中那張冰冷的座椅上時,我再次感受到自己的初心,那份對表演的執著和人熱愛,於是我開始學習放下得失心。



 



我說:「你的真是表演裡最重要的元素,這就夠了,别想其他的了。」



 



李心潔與于子育。(取自李心潔臉書)


 



在深聊的過程中,她的心情漸漸平復。



 



後來,我們換上睡袍,一起安靜地看著黑夜泡溫泉。



 



讓溫熱的泉水洗滌我們的身心。



 



(本文摘自李心潔臉書,經授權轉載)



 



追蹤↠ 上報流行 第一手接收好文資訊

看更多《上報流行》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