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聖《臺灣三部曲》重建400年前部落 挖水池造碼頭開出一條溪流

李雨勳    2021年05月11日 12:17:00

魏德聖導演如火如荼打造《臺灣三部曲》,為重現400年前西拉雅族的生活樣貌,展開建部落、造溪流等工程浩大。負責西拉雅組的美術指導周志憲,曾參與《賽德克·巴萊》有過類似實戰經驗,他坦言每部電影都會遇到問題,只是這部特別多,「這次故事年代比《賽德克·巴萊》更久遠,考察文獻的難度也高上好幾倍。」



 



《臺灣三部曲》分別從西拉雅人、漢人、荷蘭人三個角度講述400年前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的故事,仰賴美術組透過陳設打造年代氛圍,當中西拉雅部落從零到有的建造過程是最大挑戰。



 





 





周志憲(左)與魏德聖導演等人勘景,望能8月如期開拍。(米倉影業提供)


 



美術指導周志憲表示,10年前就知道《臺灣三部曲》的計畫,從最初在辦公室看到美術氛圍圖,到現在接近開拍,部落、村落逐漸成形,同時將近八、九個場景在動工,美術組承受不小的壓力,尤其年代久遠,保留文獻並不完整,使得資料考據難度大增,只能藉由清代人、荷蘭人的古畫等,抓出400年前西拉雅人的色彩與定位。



 



西拉雅美術組首要挑戰是在高雄南星計畫區打造佔地300公頃的「麻豆社」聚落,光平面圖就來回修改20、30次,除了建築物本身,房舍周圍的植物也是不可忽略,包括植物種類、種植位置與房子比例都對整體呈現有極大影響,「要做出原始部落的感覺,其實很難,導演對植物的要求都是合理的,因為植物可以襯托出部落的原始故事性。」周志憲說。



 





《臺灣三部曲》的美術團隊十分堅強,在勘景現場與魏德聖溝通。(米倉影業提供)


 



除了植物,美術組甚至要挖水池造碼頭,還要人工造出一條溪流,周志憲講起《賽德克·巴萊》當時跨國合作從韓國人、日本人身上學到許多經驗,那些養分都能應用在《臺灣三部曲》,「但我不是土木專家,對造溪流超陌生,概念是先挖再說吧,不挖開做測試也不知道最終會怎樣,很多線索都是一個個解開的。」



 



至於為何要花這麼多錢實景搭建?難道不能用CG解決嗎?周志憲解釋,這部電影要反應真實,如果演員全在綠幕前演戲、對話、情感一定會有問題,當然考量到預算,有些地方也會與CG配合。那麼要在南星計畫區打造300公頃的「麻豆社」聚落,有沒有通過環評?製作團隊表示,高雄市政府設定南星計畫區為工業用地,他們合法取得高雄市政府的授權,可以在此搭設拍攝。



 





 





《臺灣三部曲》去年的電影場景搭建動工儀式,高雄市長陳其邁(左起)、導演魏德聖、玉山金控總經理陳美滿一起出席,祈求一切順利。(米倉影業提供)


 



二度與魏導工作,周志憲形容導演「是個蠻頑強的人」,做決策也很果斷。對魏導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製作《賽德克·巴萊》的某個夜晚,在宜蘭山上一個滿天星空的停車場,魏導突然講起自己為什麼要拍電影,他說:「魏導講故事的方式雖然很平實,沒有特別修飾,但聽起來很美,那個夜晚至今仍讓我難以忘懷。」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