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信仰嗎?
疫情不可控、生命被衝擊的年代,你是否也在信仰中尋找安定的力量?
去年的金鐘視帝姚淳耀、人氣天王炎亞綸(吳庚霖)雙挑大樑的懸疑犯罪影集《我願意》,由《角頭-浪流連》億萬導演姜瑞智、以及以《白色巨塔》獲得金鐘獎最佳編劇的吳洛纓共同執導,從信仰與身心靈團體切入,大膽碰觸台灣罕見的邪教題材。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身兼編劇的吳洛纓說:「我想用一個比較慈悲的角度來看這些人,了解這些信徒以及教主背後的為什麼。」
吳洛纓說,新聞媒體經常用片面的方式來描述信眾,將他們描述得很愚笨、貪婪,蠢到被騙財騙色:「但是當我了解更多、更嚴重的個案,發現他們的背後可能有親子關係、家庭問題、婚姻問題,他們對於人生都很茫然。」
至於教主,為什麼會變成一個把眾生耍得團團轉的人?他想要的是金錢或性嗎?吳洛纓說:「他更深層要的其實是控制,除了那些,控制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事。」於是飾演教主的姚淳耀,在劇中不僅和未成年女信眾發生關係,也去勾引、撩撥男信眾,藉此獲得崇拜、仰慕,「因為他沒有辦法愛」。
帶著探索與批判,吳洛纓以兩年時間,創作出《我願意》劇本:「我們不是針對某個特定的宗教或成長團體,我收集了很多來自日本的、西方的、類似的新聞事件,串在一起,創造了劇中的希格瑪教,炎亞綸飾演的大明星,就是希格瑪教的信徒,也是跌入陷阱的獵物。」
在她筆下,希格瑪教是一個國際化、跨文化的團體,所以希格瑪教的代表符號,各國信徒都可以辨識,它的教義沒有崇拜任何一個偶像,而是崇拜日月風火土與大自然;教主也自稱是一個引路的人,是個「老師」,「但他用他的手法,讓信徒把他當成世界上唯一能夠解讀希格瑪檔案的人。」
《我願意》在2019年完成劇本初稿,在此之前,吳洛纓花了近4年的時間做田野調查、研究個案。
「我本來就對身心靈團體很有興趣,New age,靈學,我從小就有興趣,身邊也有些從事身心靈成長課程的朋友。但我沒有變成信眾,我很早就發現自己喜歡文學跟創作,讓它成為我的信仰;讀完研究所才又皈依成正式的佛教徒。」
姚淳耀飾演的教主,有能力可以解讀信徒的希格瑪檔案,告訴信徒前世與今生的關係、為什麼這輩子常會有不得志的感覺?而這些正是茫然的人們最想知道的:我是誰?我能做什麼?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吳洛纓在籌備《我願意》的前製階段,也曾幸運地找到一位老師閱讀她的檔案,當天她被老師「讀」了一兩個小時,「好像有個雲端,老師去雲端調檔案來告訴我一些話,非常準確,很神奇,像在提醒我,性格中自己沒有覺察到的問題」。
花時間做田調、分析資料,用心去理解這些人,讓吳洛纓自信即便自己從來不屬於任何身心靈課程團體,但寫出來的東西,包括劇中的希格瑪檔案,都能盡可能貼近真實。
《我願意》男主角之一炎亞綸與吳洛纓是舊識,9年前兩人就合作過偶像劇《給愛麗絲的奇蹟》。這次他在劇中的角色費慕淇,原型來自日本搖滾樂團X-Japan的主唱Toshi,他曾被邪教團體控制、騙了十二年、散盡十億日幣家產的故事,最後還將自己的經歷寫成書《洗腦》。
「這些年我跟演藝圈不少明星合作,也擔任過他們的表演老師,我們之間沒什麼利害關係,所以他們比較會找我聊一些心裏的事。我發現他們很多人一直處在內外不一致的痛苦裡面,這個圈子要他們這樣,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enjoy這樣的生活,內外衝突和不穩定的生活很容易造成人生的茫然,有些走向放任揮霍生命,更嚴重就在酗酒吸毒中找寄託。」
前幾年,炎亞綸經常在媒體、社群針砭時事、有話直說,成為眾人口中的「大砲」,與過去的他有極大的改變。看在吳洛纓眼裡:「他像是一個很想要把真正的自我翻出來、做一個和過去不同的人,尋找自我改變的企圖,讓他能了解這個角色。」她認為炎亞綸本身已具備大明星的氣場,而「在那麼多人面前開演唱會,其實內心很孤單,那個感覺亞綸是懂的」。在他尋求蛻變到的新階段,遇到這個角色更撞擊出火花。《我願意》預計於今年第四季播映,令人期待!
※ 吳小帽:資深媒體人,六年級生。喜歡寫字,寫文章,出過兩本書:《你不知道的娛樂新聞》、《我的工作是爆料》。 FB粉絲頁:我是吳小帽/IG:nicwu73/ Podcast、YT頻道:《Wow靠!有事嗎?》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